评估预后和风险分层
尽管其价值在临床环境里不尽相同,AECG监测到的一过性心律失常、电信号干扰或自主干扰仍可用于危险分层。但在缺乏结构和/或心电疾病的情况下,这些记录的预后价值通常很弱。
1.缺血性心脏病和梗死后的患者
长期以来,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一直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风险增加有关。在晚期(>24h)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检测与更高比率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及随后的病死率增加相关。在心肌梗死出院后,左室瘢痕和重构可能产生某种电生理基质,从而导致非持续性和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包括病毒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毒物代谢性、遗传性和心动过速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由房性心律失常合并快速和/或不规则心室反应或频繁心室异位引起。在这种情况下,AECG监测有助于评估异位心率和复杂性,以建立诊断和/或指导消融治疗。
3.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中不良的临床病程与心源性猝死、进行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并发症有关。肥厚型心肌病是年轻人中最常见的心源性猝死病因,尤其是运动员。
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与心源性猝死和/或进行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有关。患有该病的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出现心悸、头晕或晕厥,可能与频繁的室性异位节律或室性心动过速有关。重要的是,心源性猝死可能是疾病的第一个表现,尤其是年轻的运动员。
5.预激综合征
在预激综合征患者中,AECG监测可用于评估旁路传导性。猝死的风险与快速传导途径有关,特别是在前传不应期很短的心房颤动期间。
6.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
心脏离子通道病由多种遗传病组成,如长QT综合征和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早复极综合征和特发性心室颤动等,这些疾病通常是由编码离子通道或调控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并可导致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
7.透析和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率正在增加,目前成人中至少占15%。终末期肾病的特点是有极高的病死率(每年20%),并且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达一般人群的100倍。
8.神经和肌肉疾病
AECG通过对心率变异的分析可以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进行研究,心率变异性减低通常与交感神经活动兴奋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有关。
9.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障碍,影响2%~4%的人群,男性受影响的概率几乎是女性的两倍。最近的研究表明,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常合并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
10.运动员和赛前筛选
运动员极少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这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先兆,也可能预示着一种可能严重但可治愈的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