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心脏结节病
2025年08月10日
七、心脏结节病
结节病是少见的全身性肉芽肿性疾病,心脏结节病以肉芽肿性炎症为特征,超过半数结节病患者的死亡与心脏受累相关,对心脏结节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极其重要,CMR可早于常规检查方法发现心肌病变。
(一)应用建议
CMR适用于所有疑诊心脏结节病的诊断以及心脏结节病治疗效果的监测。
(二)CMR诊断
心脏结节病在影像学上分为急性炎症期及纤维化期。
1.形态评估
①炎症期:心肌炎症多累及室间隔基底段,心肌水肿在T2WI序列中表现为局限的高信号区,相应区域可见室壁增厚;融合的肉芽肿在T2WI像中显示为中心低信号、外周高信号的结节。②纤维化期:部分患者室壁变薄,弥漫性病变者心室形态可与DCM相似。
2.功能评估
发病各期可见受累节段出现局限或弥漫的收缩异常。
3.延迟强化:
①炎症期:钆对比剂早期强化(early gadolinium enhancement,ECE)时(给予对比剂2~5min后)可见炎症受累区域异常强化。②纤维化期:延迟强化对患者心脏受累的诊断有高度准确性(敏感度200%,特异度78%),心脏结节病患者可见条状或灶状强化,多累及心外膜下,但与冠状动脉分布无关,要与缺血性心脏病鉴别。
(三)预后判断
多数研究显示,延迟强化可作为判断心脏结节病患者心原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22.5~32.6)。延迟强化的范围也与疾病的病程、心室功能,以及瓣膜反流的程度相关。
(四)鉴别诊断
可通过疾病的多发部位、延迟强化的特征与淋巴结受累情况与HCM、DCM鉴别。心脏结节病多发于室间隔基底段,纤维化期可见灶状强化,心外膜下常见;HCM患者多表现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 强化多见于肥厚区域及右心室与室间隔移行处; DCM表现为广泛的室壁变薄,壁间强化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