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T指导运动处方制订

二、CPET指导运动处方制订

CPET通过测定患者的peakVO2、AT、峰值心率、峰值负荷等指标,评估有氧运动能力和心肺储备能力,制订运动处方的目标运动量、目标靶心率等;同时,CPET还可检测出运动相关不良反应,如缺血、缺氧、心律失常、血压改变等,评估患者的疾病危险分层,是准确、安全制订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个体化的、适宜的运动强度是确保运动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运动强度可设置为最大运动能力的40%~80%。危险分层为中风险至高风险的患者初始运动强度为最大运动能力的40%~50%,危险分层为低风险的患者初始运动强度为最大运动能力的60%~70%,随着体能、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绝对运动强度是指运动期间的物理负荷强度,通常以km/h或MET表示。相对运动强度是指在运动期间与个体能力相适应的负荷强度,通常以peakVO2百分比表示;也可表示为运动试验期间记录的HRmax的百分比。此外,运动强度还可采用个体的HRR的百分比来表示(表2-2-8)。

表2-2-8 运动强度与peakVO2、H Rmax及H RR的关系

对于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如果以心率相关指标制订运动处方,要确保接受CPET时患者已规律用药。对于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在制订运动处方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表现。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绞痛、心电图显著的ST-T改变伴或不伴有氧脉搏曲线下降、血压下降,可能提示左主干或对等病变,必要时行进一步评价和干预。出于安全考虑,建议选择运动试验中稍低于诱发心肌缺血的强度作为运动强度,运动训练时建议心率、血压以此为上限。CPET有助于发现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等不良反应,还可评估症状或体征与运动训练的相关性。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患者和老年人,CPET是评估整体心血管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有效方法。推荐上述人群在运动康复前,排除禁忌证后进行CPET检测,以便就运动类型和强度提出个性化建议,保证运动安全和运动效果。如果在CPET测试过程中出现胸痛、气促、头晕等明显不适,或心电图出现显著的ST-T改变,或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异常的血液动力学反应,尤其是血压下降,均应视为运动高危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和医学监测下或在必要干预治疗后进行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