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血管病变
1.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
扩张的主动脉内径大于邻近正常管径的1.5倍以上者称主动脉瘤。
X线:平片可见纵隔影增宽或局限性块影(与主动脉相连),透视下肿块有扩张性搏动;瘤壁常发生钙化瘤体压迫或侵蚀周围器官(如气管、骨等)。腹主动脉瘤在X 线平片上无法显示,有时可看到局部膨胀的动脉瘤壁的钙化。
血管造影检查:可直接显示瘤内状况。主要征象为:①主动脉显影时,瘤腔内有对比剂充盈,可观察其形状、大小等情况。②如瘤周有对比剂外渗,则为动脉瘤渗漏。
2.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过去曾称为夹层动脉瘤,为主动脉壁中膜血肿或出血,主动脉腔内的高压血流灌入中膜形成血肿,并使血肿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多数在主动脉壁内可见两个破口,一为入口,一为出口,也可为多处破口,形成所谓双腔主动脉;少数没有破口,为主动脉壁内出血。
按 DeBakey 分型: Ⅰ型夹层广泛,破口在升主动脉;Ⅱ型局限于升主动脉,破口也在升主动脉;Ⅱ型局限或广泛,破口在降主动脉。目前,多用 Stanford 分型,DeBakey Ⅰ、Ⅱ型为 Stanford A 型,Ⅰ型为 Stanford B 型,这种分型与外科结合更紧密。
X线:平片显示主动脉增宽,主动脉壁(内膜)钙化内移,心影增大。腹主动脉夹层 X线平片无法显示。血管造影检查:行胸主动脉造影可观察夹层范围和病变全貌,对比剂在真腔通过主动脉管壁内膜破口喷射、外溢或壁龛样突出。当对比剂进入假腔后,在真假腔之间可见线、条状透亮影,为撕脱的内膜片;有时见充盈缺损,为附壁血栓。约 30% 病例可见再破口,对比剂回入真腔。
3.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vesselsdisease,PVD)
是指主动脉分叉较远的周围血管的病变,尤指外周动脉的病变。在后者,以下肢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狭窄最为常见,其他病变有血管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以下仅叙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和闭塞。
X线:平片检查没有诊断价值。
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可显示受累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并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介入手术做引导,还可评估介入手术的效果。 (X线血管造影是诊断“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临床已较少应用)。
参考文献:
[1]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田军,孟庆学.放射诊断要点与难点解析[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