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心脏病

(三)后天性心脏病

1.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1)冠状动脉狭窄:

X线平片无大价值,偶可见冠状动脉钙化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可以确诊是否有狭窄或闭塞,也可显示心肌梗死区的相反搏动现象。冠状动脉狭窄时可见病变段有狭窄或闭塞,管腔不规则或有瘤样扩张。侧支循环形成发生于较大分支的严重狭窄或阻塞。狭窄近端血流缓慢,狭窄远端显影和廓清时间延迟;闭塞近端管腔增粗及血流改道,闭塞远端出现空白区及/或逆行充盈的侧支循环影。

(2)缺血性心肌病:

X线:多无特异表现。

左心室造影可见功能异常,表现为运动减弱、消失及失调三类。当有心室壁瘤时可见局限性膨出、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还可根据左心收缩期与舒张期的面积计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此为检测左心室功能比较敏感的指标。

2.高血压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X线平片为左心增大,主动脉增宽延长,甚至有左心衰表现,无特殊意义。

3.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

X 线:不同摄片体位的表现如下:

(1)后前位两侧肺淤血,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变细,血管模糊,重者出现肺静脉高压征象,如间质性或肺泡性水肿、Kerley 线等。左房增大导致右心缘可见双心房影和/或心影中央密度增高,重者左支气管上抬,气管分叉角增大。主动脉结因心搏量减少及心脏旋转而变小。肺动脉段隆起,肺动脉增粗、模糊。左心缘出现第三心弓(左心耳),左下心缘平直,心尖上翘;当有关闭不全时则左心室增大,左下心缘长径与横径均增大。

(2)右前斜位心前间隙缩小,肺动脉段隆起,左房增大,心后上缘后突,压迫充钡食管。

(3)左前斜位心前间隙缩小,肺动脉段隆起,左主支气管受压上抬。

(4)侧位胸骨后心脏接触面增加,食管受左心房压迫而后移,单纯狭窄者心后透亮三角区存在,关闭不全时缩小或消失。

4.肺源性心脏病(corpulmonale)

以慢性者多见,原发病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其他为肺实质病变、胸廓畸形等,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致使肺动脉压升高,导致右心增大,伴有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X线:根据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肺部慢性病变、肺动脉高压、肺气肿和右心室增大。肺部改变为肺纤维化与支气管病变。肺动脉高压表现为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主支、分支明显增大,周围肺野动脉骤然变细,形成残根状。肺气肿表现胸廓横径增大和膈肌低平,肺内除纤维化外,明显透亮,其中80% 为中度以上肺气肿。右心室增大以肥厚为主,心影不大,因同时有肺气肿,故心胸比率不大。

5.心肌病(cardiomyopathy)

系指主要侵犯心肌的病变,不包括由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肌损害,如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异常引起的心肌疾患。

X线:早期心脏可以正常,以后发生中度至高度增大,一般以左心室显著,左心缘圆隆。其次,有右心室增大或双心室增大,搏动普遍减弱。左心衰时有肺静脉高压表现,肺血再分配与间质性水肿等。心血管造影可显示心腔扩张,对比剂滞留,收缩功能普遍减弱,肥厚型者左心室流出道呈倒锥形狭窄,心腔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