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启动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定了改革目标。从此,新课程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近20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中说: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于是,课堂涌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实践和研究的对象。
多年来,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在听课、阅读相关文献、观看视频等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悟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致力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的认识和系统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常常局限于教学的某一环节,认为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便符合新课程及新课改的要求。面对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带来的困惑,2017年年初,我提出了初中生物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校本研究课题,把自己任教的七年级(2)班作为实验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究,一个学期来,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互助共赢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2017年秋季,我又把八年级(1)班作为实验班一起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接受。2018年,“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被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强师工程)项目定为立项课题。
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作为课题组的主持人,我把握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反思、实践与总结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注重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学习和研读了国内外大量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书籍和文献,主要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反思教育》,日本佐藤学著、钟启泉译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和《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英国罗博·普莱文著的《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56个策略》,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孙立新主编的《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魏秋梅著的《中国教学的革命》等书籍,用书中的理论和策略(案例)指导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邱建萍老师、杨继勇老师、邱国生老师、李诗娴老师、陈康柏老师在我的组织和指导下,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大胆实践,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我得到珠海市教育局教研室王树仁老师和金湾区教科培汤凤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学校领导胡琨校长、魏炜副校长、周建平书记和实验班级班主任陈康柏老师、刘树聪老师、张雪燕老师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对他们在课题研究中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贡献,谨致深深的谢意。
本书第一部分的内容来自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选用我和课题组成员多年来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体会和研究成果。主要论述班级学生分组、对学习小组组长的培养、学习小组的评价及校本模式下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要素,阐明在改革进程中,只有结合校本实际,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才能真正处理好“课程与课改”之间的关系。
本书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来自我的一线教学研究与实践。主要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把课堂由“教师的舞台”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打造“主题—探究—参与—表现—评价”的高效课堂,创建学习共同体,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对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来自我和课题组成员的日常教学实践。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者结合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校本实际,做到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彰显了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特色。
本书的第四部分是反映学生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感受和收获。为了更好地反馈“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和不足,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题组每学年对实验班级开展“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感受和收获”征文比赛。限于本书篇幅,我精心挑选了6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心得体会,1篇由合作学习小组撰写的课外实践活动研究报告,同读者一起分享。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学观点。在新时代,面对课堂教学改革大潮,我将继续努力探索,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共同分享“合作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最后,承蒙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教科室主任熊志权先生为本书作序,谨致谢忱!
古中标
2019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