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过程和步骤

(四)活动过程和步骤

1.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调查访问,引导学生进行关于身边环境问题的发现与讨论,确定活动的主题。

2.利用信息技术(网上查找)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访谈,了解北排河的相关历史,了解科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水体污染方面的相关信息,准备检测、测量所需的相关器材。

3.组建课题组,设计活动方案。

4.活动前期考察阶段:研究小组前往北排河进行初次实地考察,了解北排河城区河段河宽、水深、流速、流量等基本情况,了解北排河星汉路1号桥至唐人街东桥河段居民区、工业区及建筑群的分布情况,初步观察北排河各河段的水质状况和排污口的排污情况。(见图9、10)

图9 唐人街东桥河段水质状况

图10 在建楼盘

5.初步调查阶段:通过初步调查发现,北排河星汉路1号桥至圆镇桥河段是工业区域,该河段水主要是工厂排出的废水;圆镇桥至唐人街东桥河段是居民生活区域,途中有在建楼盘,该河段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建筑废水。研究小组在了解北排河概况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并最终确定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将北排河流经城区河段划分为星汉路1号桥、圆镇桥、唐人街东桥三个河段,决定对三个河段的水质状况、污染源,动植物分布状况,北排河现有的治理措施,北排河周边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见图11、12)

图11 自制采水工具取水

图12 圆镇桥采水点

6.深入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小组成员先通过望、闻、问的方式对北排河的水质有了初步的判断,在北排河选取了不同的采样点(星汉路1号桥、圆镇桥、唐人街东桥),将采集的水体带回实验室,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分别用北排河星汉路1号桥、圆镇桥、唐人街东桥采集的水样与自来水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水体中培植绿豆种子和花生种子,研究水体与植物的相关性研究;在不同水体中养殖金鱼,研究动物与水体的相关性。(见图13、14)

图13 金鱼养殖

图14 花生种子培育

通过实验最终得到初步结论——工业区河段污染较为严重。

第二阶段,随着北排河改造工程的启动,北排河的自然生态河流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水泥河床,该河段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水体中动植物分布少,水体净化功能弱,政府部门采用河段分段拦截,建设一个引水管道,从大门口水道引水到北排河上游,自上而下,对河床进行冲洗,从而净化生活污水,但这种治理措施是否科学可行,值得商榷。

7.成果展示及交流讨论阶段。

每一阶段结束后,研究小组进行组内讨论交流,并将活动成果制作成PPT在校内汇报展示。(见图15、16)

图15、16 成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