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提升,理解运用

五、巩固提升,理解运用

巩固提升环节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主要是以完成习题的形式来体现。习题的内容来源于课文的思考与练习和参考《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的课堂练习和能力展示的部分习题。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结合学习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精选出一定数量的习题供学生训练。

巩固提升的学习方式:学生先个人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内容,组长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完成情况,发动组员帮助对完成习题有困难的组员,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有争议的问题。老师在学习小组中巡回指导,帮助学习小组解决有争论的问题,并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态度和答题情况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

如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3章细胞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在巩固提升教学环节,设计的习题如下:

1.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  )

A.较大            B.较小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2.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  )

A.细胞核先由一个平分成两个 B.细胞质平分成两份

C.形成新的细胞壁 D.形成新的细胞膜

3.分裂出的新细胞和原细胞具有相同的(  )

A.细胞结构 B.细胞核数量

C.遗传物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的是(  )

A.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一个细胞核

B.细胞核平均分成两个

C.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合并成一个液泡

D.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壁

6.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7.对下图所示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该过程可以表示细胞分化

C.该过程受遗传物质控制

D.d图和a图相比,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8.有关一个体细胞经分裂产生两个新的体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原来细胞的少

B.两个新细胞含有一样多的细胞质

C.每个新细胞的遗传物质和原来细胞的一样多

D.两个新细胞大小完全一样

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是几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填空

(1)丙细胞与甲、乙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中含有液泡和_______________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3)多细胞生物体要长大,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如果乙细胞通过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与乙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样的。

(4)单细胞生物通过________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使生物体不断更新________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__________。

如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8章人体的营养第3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主要是生活中的食品营养、食品卫生及安全常识介绍,在巩固提升教学环节,设计的习题如下:

1.合理膳食是指(  )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应该多吃

B.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应该多吃

C.应以肉类、蔬菜和水果为主要食物

D.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理,互相搭配

2.膳食中不搭配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会造成身体缺乏(  )

A.淀粉和蛋白质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蛋白质和脂肪     D.维生素和脂肪

3.下列饮食习惯符合平衡膳食基本要求的是(  )

A.多吃煎、炸食物    B.少吃青菜和水果

C.经常吃汉堡包、喝可乐 D.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4.某家长为临近毕业考试的孩子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为了均衡膳食,补充哪种食物能使食谱营养更合理(  )

A.煎鸡蛋  B.稀饭  C.炒青菜  D.五香牛肉

5.下列不符合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要求的是(  )

A.食物多样性,不挑食

B.不暴饮暴食,按时进餐

C.饭后剧烈运动,以助消化

D.讲究食物营养成分和搭配

6.食品安全事关人的健康,下列说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青菜、水果买回要清洗干净

B.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

C.购买食品要看保质期

D.已变质的食物必须高温蒸煮才能食用

如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2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主要是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以及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在巩固提升教学环节,设计的习题如下: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蛋白质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个DNA分子含有一个基因

D.DNA上任意片段都可控制生物性状

2.指纹在胎儿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是放大增粗,它的纹样是不变的。指纹具有唯一性、遗传性和不变性,常用来鉴定身份,被称为“人体身份证”。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  )

A.基因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和细胞核四者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4.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各种基因工程技术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基因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主要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B.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D.体细胞内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5.人体内的心肌和骨骼肌很不一样,这是由于(  )

A.基因不同

B.基因表达不同

C.染色体不同

D.DNA不同

6.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为______、代码2为长链分子、代码3为遗传信息、代码4为________。

7.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核中,它用碱性染料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图中b是____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其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种生物____________的数目是一定的。正常人体的体细胞中含有a的数量是____________对,成对的a中都是一条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一条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

如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23章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说出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维持稳定性的条件,在巩固提升教学环节,我设计的习题如下: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相对稳定平衡状态(  )

A.生物与非生物物质之间

B.生物与非生物能量之间

C.生物与生物之间

D.以上选项都是

2.下列行为中,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是(  )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B.增加消费者的数量

C.减少生产者的数量

D.增加食物网中生物的种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但稻田、麦田却需要农民的百般呵护才能得到维持,其本质原因是(  )

A.水稻、小麦这些生物品种属于人工培育的,生命力不强

B.水稻、小麦种子富含淀粉,易招揽昆虫、麻雀等

C.稻田、麦田使用了过多的肥料和农药,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

D.稻田、麦田是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差

4.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5.下列有关外来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巴西龟、食人鲳等外来物种不可随意放生

B.外来物种也可能带来新的疾病,危害本土生物

C.外来物种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应多多引进

D.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

6.下图是一幅草原生态系统中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有关的食物链为草→鼠→狐。

(1)曲线A、B、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数量变化。

(2)当没有外来因素干扰时,草、鼠和狐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猎狐,则产生的严重后果是鼠类的数量迅速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场中草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

7.广东的江河湖泊多,水面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大片漂浮的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南美洲,在原产地有200多种天敌。它被引入我国用于净化污水,后来漂入自然水域。近几年,疯长的水葫芦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杀手”。以云南昆明滇池为例,水葫芦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使很多当地水生生物绝迹。

(1)水葫芦在原产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其数量,不会造成危害。

(2)水葫芦覆盖滇池整个湖面,滇池当地很多水生植物会因为缺乏__________________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生动物随之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而死亡。这种外来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请提供两种治理滇池水葫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升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完成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加深对新知识内容的感悟和记忆,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及运用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