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结,思维回归
课堂小结教学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二是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本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课堂小结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来谈。学生通过参与本节课老师创设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在学习体验中谈获得的感悟和收获,例如: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有何认同感和启发。在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老师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学习方式:老师指定学习小组回答,由小组代表或老师指定的学生来发言,该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完善。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和评价。老师可结合本节课留下的教学时间,让个别小组或多个小组来谈。并根据本节课学习小组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一起评选出本节课最佳学习小组。
如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章探索生命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堂小结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是这样说的:(1)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家的科学实验活动,我知道生物学研究有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实验法。(2)我知道了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它包括提出问题、收集问题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从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中得知生物学实验设计要有对照实验。(4)生物学实验法的研究同时还需文献法和观察法等相结合。(5)我打算模拟实验法的研究过程,利用周六、周日,组织学习小组成员开展“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探究实验。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是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3课时的学习内容,课堂小结时有6位学生分别谈了本节课的收获: (1)通过观察《狗、铃声、食物、唾液分泌》的视频和PPT,我知道了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2)我知道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3)我学会了条件反射的建立必须有条件刺激(如铃声、哨声),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4)我能够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不同和联系。(5)学习科学知识就是人类的一种条件反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及时复习和做题去强化巩固。(6)利用我家养殖的小金鱼,我打算用金鱼饲料和敲打金鱼缸壁相结合,进行条件反射实验。
如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通过对微生物知识的学习,懂得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但在生活中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课堂小结谈本节课的收获时,学生都踊跃举手发言:(1)在微生物使人致病方面:我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痢疾是由于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质,所以我们不能吃发霉的花生;我们不能随便采摘和食用山上和林地不认识的菌类,有些菇类看起来很漂亮,其实是有毒的等等。 (2)在微生物有益于人类方面:我们每天吃的馒头和面包是利用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而制作出来的;我们喝的酸奶、经常吃的泡菜是由乳酸菌发酵出来的;我知道医院打点滴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农村用的沼气是利用秸秆、粪便和甲烷细菌产生的;利用一些寄生性的细菌和病毒可以治理农林害虫;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生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等。(3)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我们要好好学习微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认识自然界中微生物的本质特征,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有益微生物造福于人类,使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更好地与人类相处。
如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对于地球上生命是怎样发生的问题,学生曾经听过神话故事,阅读过科普文章,通过电视、网络与媒体介绍,也获取过生命发生和发展的相关信息,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因此,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很感兴趣,本节课的课堂小结谈收获,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对“生命的起源”有“神创论” “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化学进化论”等观点。(2)我认为地球上的生命不是自然发生的,我更认可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也认同地球上的生命可能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进化而来。(3)雷迪的“腐肉生蛆”实验和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证明,有些学者赞同的“自然发生论”观点是不科学的,我认为对生物学现象的认识不能主观臆想,要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4)美国科学家米勒的实验使我知道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原始地球条件,知道了原始海洋是形成原始生命的场所。(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完全否定生命是由神和上帝创造的观点。(6)通过学习前人对生命起源的探究历程,我深深感受到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离不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者的不懈努力。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理顺知识的同时,学生认知思路会更加清晰。课堂小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总结归纳能力,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