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创建高效课堂
2025年11月27日
四、培养习惯,创建高效课堂
要让课堂讨论有效地持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第一是先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主动参与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学习是必须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的。第二是小组讨论之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否则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的自主预习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了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在课堂上提出来,学习小组成员再进行探究、交流和讨论,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第三是在交流讨论时,小组成员必须养成认真倾听和文明发言的习惯。小组成员只有相互尊重,小组的团结协作才能真正有效形成。第四是通过评选最佳合作学习小组来培养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精心地教导,耐心地培养,一旦形成,就能大大提高课堂合作讨论的效率。
综上所述,新型的学习方式需要合作,而合作则需要有效地讨论和交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再加上初中生学习习惯尚在养成之中,还未完全定型,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如果教师把握不好课堂讨论的进程,课堂易失去控制,流于热闹的形式。因此,良好的课堂调控是课堂讨论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此,结合课题组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教师必须要有完整的课堂教学指令,明确任务,约定完成的时间,适时地检查和恰当地评价。第二,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入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了解学习小组讨论的动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
合作学习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我们也仍将以继续探索的脚步,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