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法制的回顾与前瞻》序言
【张晋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世纪的中国法制充满了震古烁今的巨变。在这百年里,传统的中华法系发生了转型,开始与世界现代法制衔接;传统的以纲常为核心的法观念更新为以民主与法治为主导的法观念,这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思想基础;而自鸦片战争以来以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为目标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动力。近代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先进的思想家、爱国者和改革先驱经常是三者合一的。至于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和政治制度的不断趋于民主,无疑为法制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法律文化的移植也起着某种导向的作用。
由于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结构十分牢固,家族组织盘根错节,儒家礼治文化广泛渗透。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法制的现代化必然要面对重重阻力和思想羁绊,必然要遭遇顿挫与失败。但是无论怎样艰难曲折,终究还是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为中国法制的现代化奠下了光辉的里程碑。
百年中国法制的历史,反映了历史发展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提供了极具现实借鉴意义的经验教训。总结这段历史,不仅会增添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信心,而且有助于在21世纪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这对于中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能够自主自强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探讨20世纪中国法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展望21世纪中国法制发展的前景,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法律系、法制史研究所于2000年4月召开了“20世纪中国法制回顾与前瞻”的研讨会,出席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约一百二十人。这本论文集就是专家学者们的研究集锦,从中可以看到他们注意的焦点和审慎的探索精神,以及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
继这次研讨会后,2001年3月还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虽然时隔仅仅一年,但是提供的论文更有深度,反映了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思考和钻研。我们也准备出版第二本论文集,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