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政史纲》序
【陆德生著,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版】
近年来,研究中国宪政运动历史的专著层出叠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这不是偶然的。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提出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这个对建国以来经验与教训所做出的科学总结,不仅启迪人们深层次的思考,而且激励人们去探索如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此后,研究中国宪政运动的历史便悄然兴起。至上个世纪末,依法治国的方略写进宪法以后,人们进一步了解到宪政与宪法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为了树立宪法的权威,使宪法成为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根本准则,就需要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中国的宪政,这又为众多有识之士所关注、所思考、所期盼。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中国先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珍贵遗训。也正是从寻求历史借鉴的立场出发,中国宪政运动历史的研究不断为自己开拓新路,《中国宪政史纲》一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的。
中国宪政运动是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以后开始发生的历史性运动,西方国家宪政的理论和实践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救亡图存所激起的改革旧制、争取独立富强的斗争,是中国宪政运动的原动力,由此决定了中国宪政运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西方有所不同。它体现了特定国情下中国宪政运动的特殊规律,由此也不难理解宪政问题为什么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复兴直接攸关。
《中国宪政史纲》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宪政理论为指导,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抽象规律性的认识为目的,以增强人们的宪政意识和使命感为己任。它阐述的是历史,但更多的是关注现实和未来。它提出的完善宪政制度与积极主动行宪的观点,不仅客观准确,而且是带有前瞻性的。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不仅如此,本书第五章在论述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政运动和制定的宪法文件时,着重介绍了中外法学家的宪政思想与宪政活动,使人物、思想和活动融为一体,因而饶有新意。
纵观《中国宪政史纲》一书,结构严谨,论述精湛,言虽简约而主线清晰,篇幅不宽而史论结合,恢弘意气于其中,率真表达于其外,确是一本佳作。余先睹受益,欣然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