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清代司法档案研究》序

《冕宁清代司法档案研究》序

【张晓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近年发现与初步整理的四川凉山地区冕宁县司法档案,其时间跨度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至1950年,是迄今为止时间延续最长的清代档案。就其内容而言,不仅详细记录了清代的司法机构、程序规定及其实施的状况,而且反映了司法官吏与诉讼当事人的法律思想与法律意识。特别是由于该地区处于民族混居地区,因此司法档案中展现了民族间的法律纠纷与解决的司法原则及不同民族间的法律理念与诉求,更显得在已有的清代档案中独具特色的价值。由于司法档案具有历史的真实性,透过司法实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关系与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因而对于研究社会史、政治史、法制史都是弥足珍贵的史料。

我的博士生张晓蓓在整理冕宁县档案期间,撰写完成了《冕宁清代司法档案研究》一书。本书全面介绍了乾隆朝以前的冕宁县司法档案,并且提出了她的研究心得与体会。如:司法实践中的法源依据、法律理念、法律理论;中华法系的民族特征是由中华民族中各民族的法文化所构成的;国际立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构架了中华法系的立法体系;国家统一司法与各民族地区的地方灵活司法构架了中华法系的司法体系;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法律思想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法观念、法意识并共同构成了中华法系的思想体系。这些观点是从深入研究冕宁县档案史料中得出的,是论从史出的,很有启发意义。同时,她提出的从总结冕宁县司法档案的历史经验中寻求现实的借鉴,无疑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

我期待张晓蓓在此书出版后,继续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钻研乾隆朝及其以后的档案史料,不断地完善学术专著。这对于清朝司法制度的研究将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