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系的回顾与前瞻》序言

《中华法系的回顾与前瞻》序言

【张晋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华法系是生成于中国本土的一个法系,以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影响深广而受到世界的尊重,被公认为世界一大法系。

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理性的结晶和创造精神的体现,是构建中国古代法制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中华法系的价值,就在于它包含了许多跨越时空、历久常新的合理性因素。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有着历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历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华法系合理性因素的充分发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曾经出现过许多盛世,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这些盛世的基础是社会的和谐,而缔造社会和谐的杠杆是法治,因此盛世、和谐社会与法治三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从来没有充斥社会矛盾的盛世,也从来没有不讲法治的盛世。韩非所说的“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充分说明了法治与国势的相互关系,以及法治的价值。

中华法系虽然是封建性质的法系,但其主流却是中华悠久法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它是中华法制文明的集中体现,不因年代久远而淹没其光彩。晚清修律的特定历史背景,决定了其片面地援用西法,而忽视固有的国情民情与中华法系的优良传统,以致法立而难行。

当前,发扬中华法系固有的民主的与合理的因素,总结实施中的历史经验与成就,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可以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和历史借鉴。如果说中华法系对于构建古代和谐社会曾经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那么复兴中华法系,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从固有的中华法系中引出滋润五千年中国的“源头活水”,需要从历史的文化积淀中找出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立脚点。

当然,中华法系的复兴绝不意味着复旧,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超越传统,以创新作为价值定位,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保持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的复兴,才不是保守,才不是复古。

本书系统地评价了一百多年来学者们研究中华法系的成果,指出了他们的成就与不足;论证了相邻国家和地区奉中华法系为“母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历史原因,以及该国根据本国的国情特点所做的创新;比较了中华法系与世界其他法系的主要异同点,以加深对于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的认识。

最后,本书从前瞻性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法系的价值,以期增加人们对于法文化遗产的尊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法系是世界法制文明的中心,因此复兴中华法系应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书对如何推进深入地研究中华法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