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制史——从日耳曼到近代》序

《德国法制史——从日耳曼到近代》序

【陈慧馨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台湾政治大学陈惠馨教授在2010年10月来北京参加中国政法大学为我举办的“法制史教学六十年”会议时,和我提到她的《德国法制史——从日耳曼到近代》一书将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希望我为她写序。我听了非常高兴,也非常乐意为本书作序。

我在1993年认识陈惠馨教授。当时,海峡两岸刚开始学术交流,陈惠馨教授邀我及北京大学的李贵连教授参加在台湾政治大学所举办的“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研讨会”。我在会议上发表论文,探讨“中国法制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会议上,我提出今后法制史研究应该朝五个方向发展:(1)通过编写《中国法制通史》,普遍开展断代法制史的研究;(2)加强对部门法史的研究;(3)开展比较法制史研究;(4)研究中国传统的礼;(5)加强少数民族法制史的研究。两天的会议中,我除了参与法制史研究与教学会议的讨论,还有机会跟陈教授及她的学生对话,了解到陈教授在德国留学八年并刚刚开始研习认识中国法制史。

2000年陈慧馨教授与几位硕士班、大学部学生到中国政法大学参加法制史的研讨会时,和我提到她自1994年除了研究唐律,也进行德国法制史的研究工作。2010年她跟我在北京见面时,再度强调她之所以会进行德国法制史的研究,主要是因为我当年跟她讨论比较法制史研究的重要性所引发她的灵感。我很高兴自己1994年在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发表的论文启发了陈教授进行比较法制史的研究。

陈惠馨教授的这本书主要从一个外文化法学者的角度,通过阅读德国法制史的相关文献,探讨德国法制的发展历程。在这本书中,陈教授解释了她作为一个东亚的法学者,为什么要写一本德国法制史的书。陈教授尝试通过探讨德国法制发展史来说明法制史研究和教学对于当代法学研究的意义,并在书中分析了德国法制史的研究和教学与台湾地区的不同。在这本书中,陈教授尝试说明德国法制史研究的分期以及目前德国法制史的研究成果。这本书着重介绍德国从日耳曼时期到中世纪的法律状态,并说明德国近代以来宗教革命、现代国家的兴起以及传统封建社会的瓦解对于法律制度发展的影响。

我研究中国法制史长达六十年,向来非常注意传统中国法制与西方法制的差异,也认为通过了解西方法制发展更能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法制发展的特色。现在看到陈惠馨教授将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德国法制史——从日耳曼到近代》一书,非常高兴,谨为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