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高歌入鲁来:山东南水北调工程新闻集(下)》简介
《大江高歌入鲁来:山东南水北调工程新闻集(下)》这本书是由.《大江高歌入鲁来》编委会主编创作的,《大江高歌入鲁来:山东南水北调工程新闻集(下)》共有528章节
1
编 委 会
主 任 瞿 潇 副主任 姜延国 张茂来 时伯华 秦 璞 高德刚 薛 峰 傅题善 祝令德 主 编 高德刚 副主编 李玉波 张慧清 编 辑 范万新 邓 妍 ...
2
前言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经过11年建设,2013年11月15日转入正式运行。2016年3月10日,调引长江水到达山东省最东端...
3
目录
目 录 编 委 会 前言 04 征地移民 2005 南水北调征地补偿签订责任书 为保护商周大型制盐遗址群,南水北调工程将“让道” 2006 济平干渠解好失地农民...
4
04 征地移民
LAND ACQUISITION,IMMIGRATION ...
5
2005
...
6
南水北调征地补偿签订责任书
今天下午,省政府召开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成员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省政府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沿线有关市分别签订主体工程征地迁占补偿...
7
为保护商周大型制盐遗址群,南水北调工程将“让道”
今天,记者从寿光市文化局了解到,在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双王城水库工程建设的考古中,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了大规模的商周时期季节性盐业遗址39处。日前,该遗址群被国...
8
2006
...
9
济平干渠解好失地农民搬迁这个“扣”
解决工程建设征地中的失地农民问题,是征地迁占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在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济南市槐荫区段征地中,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与济南...
10
历史上多次征地使土地减少,失地补偿矛盾浮出水面
东线一期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全长90千米,涉及东平、平阴、长清、槐荫4个县区。工程经过的槐荫区段总长4.7千米,涉及9个行政村、6 720名村民,永久占地共745...
11
深入研究征地拆迁政策,多方渠道筹措补偿资金
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了解决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槐荫段失地农民问题现场工作组,由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济南市水利局、槐荫区政府、段店镇政府等有关单...
12
耐心工作 承诺责任,失地农民问题圆满解决
补偿资金到位后,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和济南市政府、槐荫区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处理重要问题;济平干渠槐荫段现场工作组,进驻工地现场,深入乡村...
13
山东部署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建设征地迁占实物调查
2月15日,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济南召开东线一期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工程建设征地迁占实物调查工作会议,部署了该段工程征地迁占实物调查工作。 会议首先听取了...
14
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未开工,文物保护先行
赶在机械化施工队伍进驻之前,一项声势浩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日前在南水北调山东段沿线启动。其中,大部分文物发掘工作是沿运河故道展开的。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地跨江苏、...
15
2008
...
16
“梁山好汉”的新贡献——记东线穿黄工程征地拆迁工作
说起东平湖,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的老百姓兴趣盎然。有人说这里是“八百里水泊梁山”的遗存水域,有人说这里有味道鲜美的全鱼宴、全湖宴,天下闻名。如今他们谈论最多的是这...
17
东平县委、县政府求真务实,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全面实施永久性征地迁占勘测定界及地面附着...
东平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县南水北调办、国土、林业、公安、水利、宣传、供电和斑鸠店镇、旧县乡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的组织...
18
2009
...
19
山东高青考古发现西周城址
前不久,山东省文物考古队对在高青县境内发现的陈庄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有关专家称,陈庄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山东地区周代考古的一项空白,对研究周人东征及早期齐文化具有...
20
双王城考古——关于盐的故事
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老话所说,“柴米油盐酱醋茶”。 无须推理和论证,我们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古人食盐已久,否则我华夏儿女不可能健康成长至今,并一代又一代地留下...
21
因建水库挖出盐业遗址
双王城水库,位于寿光市区以北35千米处。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位于水库周围,具体一点就是南至寇家坞村西南,北至六股路村南,东至新沙公路,西至新塌河东岸的区域内。此地离...
22
盐是如何诞生的
通过王德明的介绍,结合记者的现场观察,我们大体上了解到,已经出土的制盐作坊,在坑井南北两侧,有两条水沟分别流向坑池,目前已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坑池约10个,深约50...
23
关于盐未讲完的故事
双王城盐业考古为我们提供了古人向大自然要盐的大体过程,但目前的发现中也有一些不能确定和无法回答的问题。 在遗址发掘现场,围绕着盐灶考古专家清理出了两排“柱洞”,...
24
2010
...
25
南水北调山东段挖出“宝贝”N箩筐
2008年、2009年,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文物抢救性发掘取得重大成功,分别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六大考古新发现”,而记者日前采访获悉,南水北调山东段...
26
文物抢救与南水北调工程“赛跑”
王守功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地跨江苏、山东、河北、天津4个省、市。在我省呈“T”字形,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部分。南北主干渠南起枣庄市台儿庄区,北至德州市武城...
27
东西干渠西部发现不少“山东第一”
王守功告诉记者,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东西干渠的西部开工早,在没有落实经费的情况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垫付资金,对济平干渠段进行了详实的勘探工作,并将调查勘探情况及时...
28
长清大街墓地同齐长城修建有关系
大街墓地位于长清孝里镇四街村西北约100米,向南是大街周代遗址。该墓地南距齐长城西端约2千米。共发掘墓葬47座,其中战国墓1座、汉代墓葬38座、唐宋时期墓葬8座...
29
发现山东目前规模最大画像石墓
大街南汉代画像石墓位于大街村的南部。墓室长10米,宽7米,墓室南部有两条墓道。构建椁室的石梁上刻画有精美的画像,图像的内容有车马出行、庖厨、狩猎、历史故事、神兽...
30
山东地区首次大规模发掘宋、金时期聚落
济宁市汶上县梁庄唐、宋、金时期聚落址位于汶上与嘉祥两县交界处的梁济运河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工程占压范围内发掘3 500平方米。发现房址十余座,有的存在明显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