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介绍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情况,5年调入2 500个大明湖,3 000多万人受益
2025年10月24日
山东介绍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情况,5年调入2 500个大明湖,3 000多万人受益
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南水北调工程通水5周年工程运行情况、效益发挥及今后工作安排。《经济导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通水5年来,工程累计调入我省长江水量30.76亿立方米,相当于2 500个大明湖的水量,受益人口达3 000多万人。
山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承新介绍,山东南水北调工程2013年11月通水,目前供水目标已全部实现。2017年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组通过全面检查后认为: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基本实现了由建设向运用的平稳过渡。从总体上评价,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用“覆盖广、功能多、靠得住、离不了”来概括。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山东省属东线工程。5年来,工程累计调入我省长江水量30.76亿立方米,相当于2 500个大明湖的水量,受益人口达3 000多万人。2017~2018调水年度调入我省长江水量10.88亿立方米,创历年之最。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济宁、威海、德州、聊城、滨州等11个大中城市、50个市(县)实际引用长江水,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山东省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水利工程”。可以说,在山东最需要的时候、最关键的时刻,起到了稳定民心、稳定发展的作用。同时,工程还具备调水、防洪、灌溉、生态、航运等多方面功能,功能齐全。
除水利方面,5年来,南水北调工程还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不仅对于保障和改善南四湖、东平湖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还实现了小清河补源、保泉工程,构建了济南市的大水网体系。
记者:戚晨
经济导报,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