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未讲完的故事
2025年10月24日
关于盐未讲完的故事
双王城盐业考古为我们提供了古人向大自然要盐的大体过程,但目前的发现中也有一些不能确定和无法回答的问题。
在遗址发掘现场,围绕着盐灶考古专家清理出了两排“柱洞”,每个“柱洞”直径二三十厘米、高二三十厘米。部分考古人员认为,这是搭建工棚的柱洞,但也有部分专家提出了疑问。这是其一。
其二,有专家认为,海水的主要成分除了氯化钠之外,还有氯化镁。通过结晶制造出来的盐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里面既含有氯化钠,也含有氯化镁,这样的盐是苦的。双王城地区古人制的是盐,但制的是不是食用盐,很难说。
其三,既然有大规模的蒸发池,效率比煮盐高多了,为什么不用蒸发池直接取盐,这也是一个问题。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王永波称:“如果是煮盐的话,就那么几个小盐灶,效率是很低的。从遗迹来看,当时的设施不具备大规模煮盐的条件。因此,古人有可能从事的是盐化工制造。”
另外,尽管我们基本上想象出了当时的制盐过程,但依现在的发掘证据,当时真实的制作流程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
目前,这个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还在进行。相信随着工作的进展和更多文物的出土,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渐渐浮出水面。
记者:戴玉亮 杨国胜
大众日报,200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