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山东段挖出“宝贝”N箩筐

南水北调山东段挖出“宝贝”N箩筐

2008年、2009年,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文物抢救性发掘取得重大成功,分别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六大考古新发现”,而记者日前采访获悉,南水北调山东段考古发掘挖出的“宝贝”,还远不止上述这些……

继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今年年初淄博高青县陈庄村西周遗址又被中国社科院评为“2009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项获此殊荣的考古新发现都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的文物抢救性发掘中取得的——双王城遗址商周制盐作坊的规模史无前例,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盐业史;高青陈庄村西周遗址从已取得的阶段性发掘成果看,在许多方面填补了山东地区周代考古的空白,使研究早期齐文化获得突破性进展。

这两项发现,不但在国内考古界引起轰动,也吸引了国人关注的目光。记者日前在采访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时获悉,我省在本次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的抢救性文物发掘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考古发掘,凸显了山东文物大省和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那么,在本次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发掘中,还有哪些考古发现不为人知?这些考古发现又对研究中国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文化厅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守功研究员,他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文物发掘取得的丰硕成果,还首次向媒体透露了工程中的几个重要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