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水利人的精神颂歌——写在大型现代柳琴戏《一江清水向北流》首场演出之际

一曲水利人的精神颂歌——写在大型现代柳琴戏《一江清水向北流》首场演出之际

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和枣庄市艺术剧院联合创作的大型现代柳琴戏《一江清水向北流》,首场演出近日在济南市举行。

这是根据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参建者动人事迹创作的一部现代戏,戏中集中表现了工程建设者无私忘我、攻坚克难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南水北调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剧情紧贴工程建设实际,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的建设场景,人物形象亲切真实,生动鲜活。女主人公乔国英具备女性特有的细腻、耐心、务实、干练,特别是和儿子之间的母子悲情冲突,更是真实感人。该剧以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工地现场为背景,通过舞蹈、对话、唱腔、声光影像等多种方式表现了工程建设的紧张繁忙,集中展现建设者在暴风雨中用身体堵住缺口、保证围堰安全的震撼场面。剧中乔国英强忍病痛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以坚韧不拔的斗志表现出了南水北调建设者临危不惧、战胜困难的高尚品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该剧围绕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多、情况复杂、技术难度大等众多难题和挑战,集中表现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们发扬创先争优、敢打必胜的精神,坚定目标、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节节胜利。

征迁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前提,该剧通过不同性格的人物对于征迁的不同态度,还原了征迁工作的复杂困难,再现了建设者为协调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多方矛盾纠纷所做的大量工作。剧情选取了群众信访焦点问题为线索,涉及征迁补偿款和迁建进度等敏感问题,凸显矛盾冲突,将剧情推向高潮。剧中人物“红辣椒”(洪雅娇)为代表的妇女群体,性格泼辣直爽、快人快语。她们以吵嚷闹事的出场方式将矛盾焦点直接推向中心人物乔处长和盛局长,两位领导春风化雨般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安抚,使群众由不理解变为支持,故事情节自然真实。随后出场的老太太识大体、明大义,质朴善良,一番话语更是感人肺腑、暖人心肠。这充分揭示了南水北调山东段顺利开工、加速推进的强大后援是千万质朴的父老乡亲。

《一江清水向北流》大量引入现代理念和现代元素,譬如大胆使用LED大屏、现代舞蹈、现代音乐、舞美的动态设计等等,真实再现工程建设的场景和已建成工程的风采。剧中大量运用多媒体、动画和声光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也大大增强了全剧的现代感。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柳琴戏的固有程式,表现出编导、作曲和舞美较强的创意能力。

编后: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宏伟事业。《一江清水向北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东线穿黄河隧洞写起,视角独特,感人情深。表现出以穿黄隧洞留守人为代表的普通水利工作者长达几十年的坚守奋战,几代人的忘我奉献的高尚情操,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南水北调才有了蓝图,才由蓝图变为现实,才梦想成真。南水北调工程从构想到实施历经了50多年,铭刻着党中央几代领导人的接力探索,凝结着几十万水利工作者的集体智慧,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殷切期盼。通过柳琴戏这种艺术形式表现火热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大家心同此感,感同身受,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者:于福春

中国水利报,201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