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用、保”并举综合治理

“治、用、保”并举综合治理

孟青松介绍说,作为输水干线和重要调蓄湖泊的南四湖总面积达1 266平方千米,但是近年来,有近1/4的湖泊湿地退化为台田和鱼塘,环境承载力严重退化。南四湖地势低洼,承接了江苏、山东、河南、安徽4省32个县(市、区)的客水,流域内常年汇水量是调水量的2倍以上,山东境内无入海通道。当时南四湖部分湖区,COD(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几百甚至上千毫克每升,湖区水质全面呈劣Ⅴ类,甚至劣Ⅴ类以上。

“治、用、保”并举,是山东省针对全省小流域多的特点,在南水北调工程治污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一条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策略。

“治”即污染治理。是包括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面源污染治理、清淤疏浚、环境管理等在内的全过程污染防治,要使流域内一切排污单位,按照山东省发布的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稳定达标排放。以调水沿线为例,重点保护区(距离调水干线15千米以内)排污单位COD排放浓度不大于60毫克/升,氨氮不大于10毫克/升;一般保护区(距离调水干线15千米以外)排污单位COD排放浓度不大于100毫克/升、氨氮不大于15毫克/升。

“用”是利用流域内季节性河道和闲置洼地,建设中水截、蓄、导、用设施。合理规划中水回用工程,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辖区内部水资源充分循环,减少废水排放量,同时发挥河库自净能力,使河流入湖口COD浓度不大于40毫克/升、氨氮不大于2毫克/升。

“保”是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采用河流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河道走廊湿地修复、湖滨及湖区湿地修复等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对流域的生态恢复过程进行强化,充分发挥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减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确保调水干线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