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设备。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在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设备研发过程中,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调研与东线济平干渠衬砌方式的论证工作同时进行,并将阶段性的研制成果用于济平干渠的施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经过多次改进创新,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设备逐步走向成熟。
2004年11月完成的SCFM04型振动滑模混凝土成型机和CCFM04型振动碾压混凝土成型机样机,在布料、驱动、振捣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符合国情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实际需求的多项改进,与进口的同类产品相比,不仅形成了结构紧凑轻便、拆装转场方便灵活、能耗比降低、性价比提高等显著特色,而且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中发挥了效益。在济平干渠工程第29合同标段、衬砌试验标段等累计衬砌的40余千米渠段进行的测量和抽样试验等检测结果表明,施工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90%以上。
科学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2005年,在2004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对衬砌机的主体结构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如对振捣系统进一步改进,给滑模模板增加了调平装置等,使衬砌机的可靠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2006年,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设备研发工作开始向更为广阔的范围拓展,又针对不同工程类型进行了长斜坡渠道衬砌成型设备等系列产品的开发。
衬砌机的研制过程既是衬砌成型设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性能不断改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发挥效益的过程。逐渐趋于成熟的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设备,除承担南水北调东线建设主要衬砌任务之外,还参与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施工,并在国内其他水利建设项目上大显身手。德州市宁津水库建设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斜坡、渠顶与坡脚都具有特殊设计要求,如果按照常规的人工作业方法施工,不仅工期需要5个月,而且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于是,水库建设单位提出了实施机械化衬砌的要求,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及时调派大型混凝土衬砌设备参加衬砌工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再次验证了衬砌机的优良性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6年8月6日,水利部综合事业局邀请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企业、使用单位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对“SCFM、CCFM、CDM渠道衬砌成型设备”系列产品进行鉴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研制完成并经过实践检验的SCFM(振捣滑模成型机)采用异型高频电动振捣装置,实现了衬砌混凝土的均匀、密实、平整光洁;CCFM(振动碾压成型机)小车行走系统采用销齿轮传动,实现了渠肩、渠坡和坡脚的一次成型;CDM(布料机)仓内采用双螺旋布料装置,实现了斜坡混凝土衬砌的均匀布料,在自主创新中形成了自己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FM、CCFM、CDM渠道衬砌成型设备”,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设备设计、制造等领域的空白,为国内首创。与国外同类设备比较,该设备不仅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设备技术水平,具有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强、性能价格比高等突出特点,而且价格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1/5~1/3。
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吸引了世人的眼球。2006年11月16日,巴基斯坦GPC公司塔哈尔(Tahir)博士一行,亲眼目睹了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衬砌好的渠段平整、密实、均匀,观摩了大型渠道混凝土衬砌设备从布料、摊铺到振捣滑模一次成型的演示,当即表达了购买意向。2007年6月,通过成功的引进和自主创新,我国第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设备走出了国门,融入了大型渠道机械化衬砌的国际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
作者:苏冠群 高德刚
中国水利报南水北调周刊,200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