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环保双丰收
2025年10月24日
经济与环保双丰收
由于南水北调沿线省、市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直接给城市及人口供水,并兼顾重点区域的工农业供水。经测算,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同时,南水北调受水区是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聚集区、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通过调水可以让这些地区破除水资源短缺的瓶颈,更加有利于这些地区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立富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并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后,一方面,使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的制约,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受水区节水工作的开展,在受水区带动发展高效节水行业,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各地大力推广工农业节水技术,逐步限制、淘汰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此外,南水北调工程实行成本核算,促进水价机制改革,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节水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
此前在建设期间,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源区和沿线地区加大治污环保力度,投资数百亿元进行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沿线地区在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关停并转了数千家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环境准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生态环保产业。
在东线治污之初,山东省内造纸厂有700多家,遍布各流域,排污量占了全省排污量的70%,一家厂就能染黑一条河。治污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治污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投巨资加快清洁生产,700多家企业最后只剩下10家,到2010年造纸行业COD排放量比2002年减少了62%,而产业规模却是原来的3.5倍,利税是原来的4倍,实现了经济与环保双赢。
山东24小时记者:王宗阳
大众网,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