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出远门的档案员——刘岩
小刘是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办公室的一名普通职工,大名刘岩。像办公室的其他同志一样,小刘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的,局里文件的收发、传阅、工程档案管理,还有妇女工作都是由她具体负责的。
早来晚走对小刘来说好像已成了件一成不变的事,早晨早来打扫办公室,到下班时间还要把一天的文件档案整理归档,当日事当日清是小刘做事的一大风格。办公室是机关工作的枢纽,工作繁忙,遇到些紧急文件需要处理,不管什么时间,不管刮风下雨,小刘都会立即赶到办公室。虽然小刘新婚不久,和爱人又同在一个大院里上班,但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们一起回过家。
由于工作的缘故,小刘还有一个特殊习惯,就是平常不敢出远门。大家工作上需要什么资料,给小刘打个电话,小刘保证一会儿就到。前年结婚的时候,爱人家远在甘肃农村,她到爱人家里匆匆待了几天就返回了工作岗位。看着别人询问的眼光,小刘说,南水北调工期紧,我又管理档案文件,离开工作岗位,心里还真不踏实,还是早点回来吧。
干起工作来小刘有一股干净利索劲儿,哪里需要哪里去。工程档案管理可是工程建设上的一件重要事,随着工程建设的全面展开、全面提速,工程档案的立卷归档和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学档案管理的她派上了大用场,各现场建管机构开展档案业务培训也都点名请她去,只要领导安排,她二话不说,在工地一待就是一两天。
去年以来,山东段工程建设进入会战攻坚的高峰期,先期开工的6个单项,36个设计单元工程主体工程建成,陆续进入工程验收阶段。为搞好档案管理,小刘倾注了全部精力。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要求,结合山东南水北调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小刘组织起草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规章制度。为及时完整地记录保存工程档案资料,小刘提出工程立项之初,档案管理人员就介入资料的整理工作,与参建单位签订合同时,将档案工作列入合同条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就要深入施工一线,掌握工程动态,准确把握资料形成和整理情况,做到勤检查、勤发现,提早解决问题。小刘的这些合理化建议对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0月,济平干渠工程顺利通过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组织的档案专项验收,共形成档案资料2682卷,成为首个通过档案专项验收的南水北调工程。小刘主持参加了整个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组卷、归档工作。
“档案管理规范、标准、完整,符合验收标准,对工程档案验收具有示范意义”,这是验收专家组对济平干渠档案专项验收的评价,也是对小刘工作的最好褒奖。
2010年10月,济平干渠工程率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查阅工程档案近千卷,小刘全程参与档案搬运、整理、调卷、答疑等各项工作,未出任何差错,为工程竣工验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小刘整理提供资料,参与制作的《脉动齐鲁——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宣传片,获山东省档案局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果三等奖。去年,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又晋升“省一级档案室”,这里面都包含了小刘的很大心血。
作者:木易
中国南水北调报,201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