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激发全员创新热情
在台儿庄泵站运行岗位工作了7年的苏阳,今年6月,为因技术过硬、创新成果多、工作出色被破格提拔为台儿庄管理处运行管理科科长。苏阳的破格提拔让广大基层员工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学习知识总有用武之地,扎实工作定能有所收获。通过岗位创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同时重用人才,这些极大激发了员工们的创新热情。
为进一步发挥人才的积极性,枣庄管理局成立了“岗位创新工作室”,骨干是有创新热情的80、90后的小伙子。他们自发地将日常运行管理和巡查维护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检查考核中指出的问题短板都总结记录下来,各个泵站之间组成联合小组,日思夜想逐项攻克难题。
擅长机电设备维修改造的苏阳,善于钻研机械操作原理的李继勇,水电理论基础扎实的任庆旺,制图技术精密的韩业庆,还有很多有专长有兴趣的年轻人自发地参与进来,共同形成攻坚克难、创新求索的先锋队。短短两年的时间,这个不到10人的“创新工作室”,毎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技术特长都能得以发挥,经过加工切磋凝聚成集体的智慧成果,爆发出了崭新的创造能力。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马儒航说:“我们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尝试,解决好了技术问题,我们发自内心地高兴、自豪,也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省心省力,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进步。”
济宁管理局以总工李典基为首,成立了“师徒传帮带”联合创新小组,由技术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值班长,与基层一线的新职工一对一搭配起来,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融会贯通形成机制,及时捕捉问题,深入研究破解,集思广益实施,收到良好效果。在老技师、老职工的组织带领下,济宁管理局集中解决了一批在泵站机组运行、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方面积压的隐患问题,涌现出马新喜、刘辉、张俏俏、刘海关等一批岗位创新模范人物。而像这种富有创新精神的师徒传承,在山东南水北调各个现场管理局更是不胜枚举。他们像强力“引擎”,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劳模的引领作用,带动着身边更多的人不断勤奋探索,加速创新。
本报记者:高德刚 通讯员:邓妍 武健 丁晓雪
中国水利报,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