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利济苍生

和谐发展,利济苍生

记者: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调水工程,东线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您用专家的眼光谈谈您的观点。

耿福明:南水北调工程对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山东省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44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如果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仅为1/24。山东省水资源主要特点是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数年份又集中在7~月份,沿海地区源短流急,不仅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而且很快流入大海,致使水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利用程度不高。进入21世纪之后,山东经济走上了快车道,连续多年经济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山东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社会上也有山东不缺水的声音,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山东多年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生态和农业等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方面挤占了农业用水,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超采地下水,不仅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而且已造成海水内侵。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生态的破坏更是难以逆转的。因此,以牺牲农民利益、破坏生态保持目前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违背可持续发展观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果再出现像1998~2002年那样连续干旱的话,所造成的损失将比当年严重得多,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在齐鲁大地上形成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的以“T”字形调水大动脉为骨干的水网,从而实现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和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从根本上发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自然生态健康恢复和保持良好人居环境等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