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确保山东段工程全面提速——访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孙义...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确保山东段工程全面提速——访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长孙义福

近期,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第三次会议确定东线2013年建成通水。就如何深入贯彻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又好又快建设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记者日前采访了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孙义福。

记者:目前,山东水利事业已迈入了一个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成为山东省水利发展史上投入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之一,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与水资源支撑。你从2002年12月开始担任省水利厅副厅长,2008年2月又兼任了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一职。请您谈谈现在的感受和体会。

孙义福:2008年2月,组织安排我兼任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受命于关键时刻,我深深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同时也充满信心。

首先是使命光荣。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宏伟事业,全国关注,举世瞩目。能够参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管理,是一种幸福,一种机遇,一种缘分,同时也是一份重大的责任。我将抱着一种敬业之心、进取之心,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勇于进取、努力拼搏,推动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实现又好又快建设,为建设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是任务艰巨。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山东段更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南水北调工程线长面广。山东境内输水干线长1 191千米,涉及全省17个地级市中的15个市107个县(市、区)。二是工期短时间紧。第三次建委会确定东线工程2013年通水,距今仅有61个月的时间,山东境内主体工程还有150多亿元的工程投资要完成,再加上续建配套工程,每个月要完成近6亿元投资。三是技术含量高。南水北调山东境内输水干线千余千米,既有从地下70多米洞穿黄河的穿黄河工程,又有穿越省会城市的济南市区段工程;既要解决冬季输水的渠道冰冻问题,又要解决低扬程、大流量的贯流泵站这一世界技术难题。四是协调工作难度大。工程建设中需要完成大量的征地、拆迁与移民工作,不仅需要与群众打交道,而且需要与电力、铁路、公路、航运以及通信等多个行业部门协调,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完成协调工作。

第三是责任重大。国家要求把南水北调工程建成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世界一流调水工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又要对工程负责,对历史负责,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精益求精地做好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每个阶段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工程的进度、质量、资金筹措和安全生产。既然组织把这项任务交给我,我有责任和同志们一起,把这个担子挑好,真正把东线山东段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真正造福百姓,造福社会。

记者:您在任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后,工作上有哪些新理念和新思路?

孙义福: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作为山东段工程建设管理的带头人,深感很有必要在建设管理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强化完善有关方面的措施。

——在调水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南水北调工程是跨行政区域、跨流域的调水工程,调水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不仅对山东,而且对整个南水北调工程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我们在健全济平干渠管理机构、完善管理队伍的基础上,安排开展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体制、泵站运行管理机制两个课题的调查研究,提出适合山东省实际的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方案,为工程完工后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在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上不断探索。为促进山东南水北调工作全面提速,我们重点在建章立制、规范程序、完善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健全制度。在过去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制约工作开展的制度、规章,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按规章制度管人。二是理顺关系。局机关、局领导之间,领导和干部之间,处室之间,局与干线公司之间,与有关行业部门之间进一步理顺关系,实现无缝连接,做到急事急办、大事大办、特事特办、好事办好。三是建立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有效、有序的工作局面。四是加强督察督办工作。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处室、部门,分解到每个人,做到“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群体有动力、总体有活力”。每件事情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有回音,确保“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

——在征地迁占工作上不断探索。我们在实践中着力完善征地迁占工作机制,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一是做好征地迁占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采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车、通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作用。我们在明确征地迁占工作县级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强调了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三是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和工程参建单位的作用。发挥公安、国土、林业等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工程参建各方的作用。四是做好征地移民工作与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的衔接。高度重视征地移民规划和实施方案,深入、细致地做好实物清点和土地、林地的分类界定,做到户主、村委会、乡镇、业主代表、县级主管部门、县政府6方签字认可。五是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标准,补偿资金及时到位,及时兑付到群众手中,做到“花明白钱,做明白人,办明白事”。通过建立完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征地迁占工作机制,开工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影响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施工环境得到较好保障。

——在加强现场管理上不断探索。我们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在每个工程都派驻现场建设管理机构,组织和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确保工程建设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为工程完工后的运行管理打下基础。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出台了《关于自建项目现场建管机构的若干管理规定》,理顺了现场管理机制,明确了现场建管机构职能,强化了建管机构的责任,在项目建设管理费使用、征地迁占工作等方面赋予其更大的现场处置权和机动权,促使现场有关问题的及时解决,加快了整个工程建设进度。

记者:您兼任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工作创新,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孙义福:我们紧紧围绕工程建设管理的中心任务,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前期工作。2008年,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超前谋划,压茬推进,及时协调,规范运作,前期工作获得重大突破。东线一期工程总体可研报告获国务院批准。21项截污导流工程的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获得批复并全部开工建设。济南至引黄济青段工程中的济南市区段工程实现了与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结合实施。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工程中的5个设计单元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了水利部水规总院的技术审查。济南以东段、鲁北段工程等单项工程正抓紧开展初设工作。

——在建工程。对机构建设、泵站工程、征地迁占、截污导流、工程审计、工程验收、工程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理清了工作思路,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工作合力,促使在建工程全面提速。目前,济平干渠工程已按期完成,现正在争取国家组织竣工验收;韩庄运河段工程的台儿庄、万年闸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三支沟、魏家沟水资源控制工程基本完成;南四湖水资源控制及水质监测工程的二级坝泵站工程的引水渠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泵站主体工程建设,杨官屯等4个水资源控制闸已完成征迁工作开工建设;东线穿黄河工程的穿黄隧洞已开挖,引水渠和滩地埋管等正在实施;截污导流工程和济南市区段工程进展顺利。

——工程运行管理。济平干渠建成通水后,在国家尚未明确管理模式的情况下,山东省组建了济平干渠工程管理局,设上下游两个管理处和13个管理站,运行管理走“管养分离”的路子,通过成立养护公司来解决养护人员的人事管理、工程维护及工程的开发经营问题。即将完工的台儿庄泵站运行采取委托管理的模式,委托山东省胶东调水局负责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工作。

——科技创新工作。山东省南水北调科技创新工作一直把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作为立足点,紧密结合工程建设及管理需要开展科研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新成果,依靠科技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二是做好设计优化工作。济平干渠工程通过优化渠道设计、采用土石方平衡调配系统等先进技术,节约占地近3 000亩,减少土石方开挖400多万立方米,节约资金5 000多万元。三是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自主研制的大型渠道机械化衬砌成型技术成果对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济平干渠工程按期完成。

——廉政建设。制定了《关于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长效机制工作指导意见》,健全完善了教育预防、制度约束、权力运行监督、检查考核评定等工作机制,对工程招标投标、固定资产采购、人员招聘等工作进行了纪检监督,较好地发挥了监督监察作用,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长效机制。实行“工程合同”和“廉政合同”同签制度,主动邀请省检察院和厅纪检部门参与招标评标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

记者:近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江苏南京组织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投资管理座谈会,要求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为优质、高效、节俭、廉洁工程。山东有什么具体措施?

孙义福:国调办会议召开之后,我们专门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对控制投资等问题作了专题研究,提出从六个方面抓好投资控制:一是在设计等前期工作上抓好投资控制。严格坚持“五定三抓”,即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抓质量、抓检查监督、抓奖惩。二是要做好设计优化工作。优化设计工作要压茬、交叉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确保工期、质量。三是做好招投标工作。招投标工作不搞封锁、不搞垄断、不搞落后的行业保护,要让信誉好、有实力、有业绩企业中标。四是抓好监理工作。要真正做到挂牌监理、现场监理、旁站监理、全过程控制。五是业主要对投资控制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和把关。六是发挥好科技的作用,充分利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新成果,依靠科技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

记者: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调整了东、中线工程建设和通水目标,确定东线一期工程2013年通水。围绕这一目标,山东省南水北调局有何新打算?

孙义福:这次建委会确定了东线、中线调水的目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确保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地完成东线主体工程建设。下一步将扎实做好设计质量提高、征地迁占、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机关建设和南水北调水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2009年开工建设鲁北段工程和济南—引黄济青段济南以东工程,推动在建工程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及早启动续建配套工程,全面推进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确保2013年通水目标的实现。

记者:您非常重视水文化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水北调文化建设方面,请您谈谈具体思路和措施。

孙义福:在干好工程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为又好又快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打造南水北调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铸魂、塑形、凝心、聚力的作用,不仅为后人留下一座工程丰碑,更要留下一座精神丰碑。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编制南水北调水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二是要加强建设南水北调水文化体系的研究和探讨。三是加强景观环境设计研究,从设计上提前规划。四是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与水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渗透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中。五是加强水文化载体的建设,建设水文化基地、水文化展示中心等文化设施。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文化建设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成就展、摄影展、绘画、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提升南水北调工程的文化品位。

作者:赵洪亮 高德刚

中国水利报,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