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工程的面貌和作用
2025年10月24日
东线工程的面貌和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包含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工程,主要有泵站、渠道、水库等。因为要抽引长江水向北输送,其全程设置了13个梯级泵站,总扬程65米,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长江水通过江都站、宝应站、淮安站、金湖站、淮阴站……一路提高水位,向北奔流。路途中,通过截污导流工程,外加其他环保治污的方法,有效保证了南水北调干线水质。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直到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才正式拉开序幕。从设想到实现,这几十年,一方面是要反复探讨,论证、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做足准备。建设时要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问题:北高南低,跨流域调水,跨工程领域建设。东线输水主干线全长1 467千米,在方案制订上,既要考虑到技术上的必要性,又必须考虑在实施当中的可行性,倾听各方意见,兼顾多方利益。
关于工程作用,南水北调,如果你以为仅仅是从南到北引水,那就错了。沿线的工程,不仅要实现输水,更要保证航运,还要兼顾抗旱、排涝、泄洪这些功能。
这其中,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一举两得。南水北调东线不仅为沿线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还为沿线提供生态用水,这些水不但促进了地下水位抬升,为济南保泉补源,治理了盐碱地,而且还改善了周边动植物生存环境,看到沿线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飞鸟成群鱼游浅底,感受周边环境变化,更加宜居,你就会认识到生态补水的作用还真是不可小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