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成败在“三先三后”
2025年10月24日
南水北调成败在“三先三后”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经过多年努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惠及沿线亿万群众。
2014年12月12日,历时12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11月正式通水。
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黄淮海流域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35%,水资源量却仅占7.2%。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年调水量将达到448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水量。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 350千米,和黑龙江差不多。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当时规划区的人口4.38亿人,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人口总和。
如今,长江水掉头向北,过江都、出陶岔、穿黄河,一路向北奔涌近三千里。如何评价目前工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能否发生根本性改变,如何确保工程效益得以充分发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