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荡新风,亲水谱华篇——“南水北调东线行”作家采访采风活动

古韵荡新风,亲水谱华篇——“南水北调东线行”作家采访采风活动

4月16日至23日,历时8天的“南水北调东线”中国作家采访采风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与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联合举办。

短短8天,采风团一行15人,作家何建明、黄传会、梅洁、李春雷、徐迅、裔兆宏、靳怀堾、侯全亮、铁流、赵枫莲、赵学儒、荣杰、周舒艺、李晓晨、贾京京等人深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江苏两省,沿工程线路自南向北驱车近千余千米,途经南京、江都、淮安、徐州、枣庄、台儿庄、滕州、济宁、济南等近10个城市,围绕工程建设、征地搬迁、治污环保、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采访考察。采风团先后实地考察了江都水利枢纽、江都三站、宝应站、淮安四站、台儿庄等泵站,东线穿黄、济平干渠、东湖水库等工程,淮安、徐州、滕州等截污导流项目,滕州污水处理、骆马湖水环境治理、邹城电厂“零排放”治理等环保示范项目,沿线文物发掘现场和漕运博物馆、河道总督府、运河南旺分水等遗址,认真听取了工程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的意见,详细记录工程相关的技术信息与专业知识介绍,与沿线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入交谈与探讨。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意义重大,各项工作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通过此次活动,作家们对南水北调工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规模、杰出可敬的建设者、和谐融洽的文物保护措施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采访交流,作家们进一步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了解到工程建设者和沿线群众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体会到各级党委、政府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执行力,真实感受到沿线全力治污的决心和成效,切身体会到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经济结构调整、水污染治理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的辐射带动作用。作家们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是水资源配置的示范性工程,是国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而实施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是盛世治水、改善水资源状况的现实版本,更是社会各界作家创作精品的文化富矿。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采访采风团召开了创作计划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作家们齐聚一堂,踊跃发言,介绍了各自的创作计划与写作思路。作家们对此次采访采风活动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表示,要秉承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与崇高的历史使命感,用真挚朴实的情感与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文学创作,以其独有的文学力量与社会担当,为推动促进南水北调工程如期实现通水目标,早日发挥工程巨大效益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建设条件。

作者:周磊

中国南水北调报,20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