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水源
水清岸绿,风光旖旎。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境内的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一座水利枢纽工程在这里矗立半个世纪之久,这便是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
一个洪泽湖、2 500个大明湖常年平均蓄水量。5年来,长江水从这里开始,奔腾北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从苏北至齐鲁等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成为受水地区不可或缺的水源。
“南水”引来前,旱灾居山东省各种自然灾害的首位。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泉城”济南还曾一度遭遇无泉可涌的尴尬。南水北调山东干线公司副总经理高德刚介绍说,2015年6月21日,趵突泉水位降到了2003年泉水持续喷涌以来同期最低水位27.16米。
2015~2016年,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和其他水源,保泉补源5 800万立方米,保障了济南泉水四季喷涌。
2014年,胶东四市进入连续枯水期,降水持续偏少,当地水源严重不足。为保障胶东四市城市供水安全,山东省统筹组织南水北调、引黄济青、胶东调水工程向胶东四市实施了4次抗旱应急调水,连续3年实施汛期调水。截至2018年9月30日,累计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向胶东四市净供水14.42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水10.79亿立方米。长江水已成为胶东地区重要供水水源,为保障胶东地区城市供水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南水北调水已成为山东不可或缺的供水水源,对有效缓解山东过度依赖黄河水和地下水的困境意义重大。”高德刚说。
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另一个受益地是江苏省。江苏省水分布的特点是中国水分布的缩影,苏南水丰,苏北多旱灾。“南水”的引入,较好地解决了苏北7市50县(区、市)工业与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与环境用水问题,受益人口近4 000万,同时发挥了防汛、排涝、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加速了苏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民生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从长江取水,以缓解华北缺水危机、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一期工程通水5年来,已经为受水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未来,随着后续工程的推进,将把‘南水’送入天津、河北、北京等华北地区。”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副总经理胡周汉说,“目前,东线后续工程补充规划正在紧张进行中,下一步将按程序审核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