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东清水走廊

打造山东清水走廊

9月15日,记者在济平干渠刁山坡段看到,水面清澈如镜,游鱼穿梭。济平干渠管理局上游管理处的杨世明告诉记者,这种鱼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窜条”,水质不错的时候才会出现。治污和水质保护是调水的前提。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说,治污的成败就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南水北调绝对不能是一江污水向北流,要确保通水时水质达标。

而山东通过“治、用、保”多措并举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使调水沿线水质持续改善,一条“清水走廊”初步形成。

黄河以南21个考核断面中,2008年达标和基本达标的断面已达到8个,而2000年只有1个。2008年与2000年相比,调水沿线水质COD平均浓度下降82.7%,氨氮平均浓度下降90.8%。

枣庄市还充分发挥湿地削减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生态作用,在6条河流流入河口、入湖口及河道低洼处建设人工湿地7个,退耕还湿面积11.3万亩。目前,东线调水水质“瓶颈”南四湖水质由劣Ⅴ类提高到了Ⅳ类,曾经绝迹的一些鱼类重现于河湖中,人工湿地中栖息的鸟类增加近百种。

孙义福则告诉记者,南水北调一渠“清”水还要体现在工程的廉洁。济平干渠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时,就同时签订工程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创了我省重点工程廉政建设的先河。该工程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审计署、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的多次稽查、审计,确保了“工程、资金、干部”三个安全,实现了“工程优良、资金优化、干部优秀”三个目标。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输水干线全长1 191千米,其中南北干线长487千米,东西干线长704千米,建成后将形成“T”字形调水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