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高处流”

“水往高处流”

站在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的一座抽水泵站顶层向下望,四个数百米宽的大型抽水泵站一字摆开,四条“长河”连接长江。

这里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南接长江,北接京杭大运河。东线调引的长江水将从这里出发,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四大湖泊,再分两路,一路经隧洞穿越黄河,送至鲁北,一路经济平干渠,到达胶东。

与南水北调中线自流调水不同,东线工程地势南低北高,总长1 467千米的线路中有40米以上的落差。如何做到自下而上远距离调水?记者了解到,关键在于东线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从长江至东平湖设13个梯级抽水站,34座泵站,通过这些泵站逐级抬高水位,总扬程即多座泵站的水泵协同调水的扬水高度为65米。

扬程之高,流量之大,技术难度不言而喻。据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公司副总经理冯旭松介绍,东线开工前,国内类似泵站装置效率一般不足65%,大型贯流泵机组技术和设备主要依赖进口,而东线工程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灯泡贯流泵设计技术,泵的电能转换率达到了81%,自主研发了3套大型贯流泵装置、4副水泵叶轮模型,研究成果已授权国内多家水泵企业生产使用,并广泛应用于国内重大水利工程,弥补了技术短板。目前,东线工程的水泵水力模型以及水泵制造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南水的行进路线也并不总是“北上”。每年汛期,南水北调工程还承担着江苏北部地区泄洪的重担,为此,有些泵站被设计为“可逆式”泵站,江水既可北上,也可沿长江下游原路线汇入大海。在水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水泵还可利用反转动能实现水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