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源于细节——东线山东八里湾泵站工程建设侧记

质量源于细节——东线山东八里湾泵站工程建设侧记

东线山东八里湾泵站是南水北调东线第十三级也是最后一级泵站,长江水将通过这里进入东平湖,实现自流到鲁北、河北、天津和山东半岛用水地区。作为东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八里湾泵站建设备受关注。“南水北调是国家重点工程、惠民工程,我们要强化质量第一的意识,打造出一座优质泵站,这是我们的使命。”承担泵站建设管理任务的山东省东平湖管理局局长吴家茂的话坚定有力。

工程建设之初,八里湾泵站工程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就牢牢确立了“优良工程”目标,建立和完善14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细节,确保质量受控。

走进工地,存放原材料的场地内,钢筋、木料、砂石料、水泥等堆放整齐,标志清晰。虽然原材料进出、加工、吊装等作业繁忙,却井然有序。“按照项目部的质量管理规定,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必须具有合格证和验收证,并经试验室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决不允许进场入库。”质检科科长王日强说。为加强对用量较大砂石料的控制,项目部采取选派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员在砂石料采购地进行筛分试验,确定料源质量优劣,避免了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据了解,自八里湾泵站建设开工以来,没有一次不合格原材料入库的情况发生。

在泵站电机层施工现场,项目部总工曲福贞正拿着一段长约25厘米的特殊钢卷尺测量钢筋保护层和钢筋间距。曲福贞说:“钢筋保护层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施工环节,这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它具有保护钢筋不被锈蚀、增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合力的作用,是质量控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八里湾泵站钢筋保护层设计大约50毫米,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关系到泵站的使用安全和寿命。因此,也是我们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检测的重点之一。”

混凝土麻面是浇筑施工中的“常见病”。为解决这一痼疾,项目部质检人员开动脑筋,群策群力。他们发现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有很多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物体,浇筑时落差大,有时可达5米左右。因为混凝土输送泵泵管的长度有限,所以混凝土在高处落下时泥浆会溅到模板上,导致拆模后形成局部麻面。针对这种情况,大家集思广益,采取在泵管口连接排水管软带的方式,增加了混凝土输送泵泵管长度,这样浇筑时混凝土浆液变得特别“听话”,从而治好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常见病”。“建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时刻把工程质量放在心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这是项目部经理刘瑞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10年9月开工以来,在泵站建设中,项目部没有发生过一起质量安全事故

作者:杨建伟 毕华威 王曼曼

中国水利报,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