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战——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战争
据古史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中晚期,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就散居着许多氏族和部落。这些氏族、部落通过长期战争、交往、迁徙和联盟,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
华夏族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经融合后,华夏族沿着黄河南北岸,向华北平原西部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东夷部落,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发展,进入华北平原。这样华夏部落与东夷部落之间的一场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战争——涿鹿之战,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争伊始,东夷部族首领蚩尤联合巨人部族夸父和三苗一部首先进入华北地区,并一举击败炎帝部族,继而占据了炎帝部族的领地——“九州”。炎帝神农氏遂向黄帝轩辕氏求援。
轩辕氏接到求援即刻调兵遣将,命应龙带领三路军队堵截蚩尤;又命常先、大鸿做好正面进攻准备;命风后、王亥二人准备百匹火畜组成骑兵,还准备了百面夔牛大鼓。蚩尤的军队亦不甘示弱,他们利用气候变化,偷袭轩辕氏。而轩辕氏军队则把蚩尤的军队围得水泄不通,不给其留下半点逃窜的机会。双方军队战战停停,整整对峙了七七四十九天,难解难分。
一天中午,天气骤变,瞬间狂风大作,天昏地暗。蚩尤认为再次交战时机已到,即刻命夸父传令准备突围脱逃。轩辕氏发现蚩尤意图,即命大鸿、常先和应龙按原计划作战。在狂风呼啸、沙尘飞扬中,夸父领兵突围,被大鸿截住,双方开战。双方兵器相击,火星飞溅。这时夸父的眼睛被沙所眯,大鸿抓住时机,挥刀砍向夸父的腰背,夸父惨叫一声跌倒在地。蚩尤获知夸父受伤的消息后,双眼怒睁,抡起板斧,左右拼杀,领兵冲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轩辕氏发现蚩尤拼命突围,即命应龙率骑兵跨上火畜,又命风后擂鼓接应。蚩尤虽凶勇顽强,但突遇对方骑兵,始料未及,一时乱了阵脚,慌忙命令全军撤退。这时,轩辕氏把手一挥,百面夔牛大鼓一齐擂响,鼓震得蚩尤的军队耳鸣眼花,溃不成军。轩辕氏命六路大军,借鼓声威力,发起总攻,一举把蚩尤的军队全部消灭在涿鹿之野。
趣味链接 涿鹿之战与民族融合
涿鹿之战是以炎黄二帝为代表的华夏部族与以蚩尤为代表的东夷部族在向外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激烈碰撞。虽说此役残酷、野蛮,但是却为中华民族实现早期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奠定了基础。涿鹿之战后,华夏部族与蚩尤部族发生了文化上的融合,炎黄二族巩固了新联盟关系,共同创造和发展了华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