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灭北齐——分分合合,北方再次统一
东魏、西魏建国后,都没有维持多久。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灭掉东魏,建立北齐。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也废掉西魏,建立北周。自此,中国北方形成了周、齐对立的局面。
高洋统治初期,通过“削减州郡,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加强兵防”等政策,使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强盛起来。当时高洋不仅统揽军政大权,而且行事谨慎,政治清明,与北周的关系也比较平稳,因而得以集中人力、财力使北齐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几年后,高洋性情骤变,像很多朝代的亡国之主一样,整日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
他动用十万民夫在都城邺修筑了三座豪华宫殿。这对于一个新兴政权来说,简直是奢侈至极。此外,高洋在位后期横征暴敛不说,还强迫中老年农民弃田从军,远赴边疆作战,致使军队作战能力大降,国力日渐衰微。
公元559年,高洋病逝,终年三十三岁。
随着高洋的病逝,北齐王朝的统治也接近了尾声。后续几位皇帝统治的腐朽程度更甚于高洋,统治阶级内部越来越混乱。
与北齐的迅速衰败相反,北方另一政权——北周,正日渐强盛。
公元560年,宇文邕继位,是为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颇有才能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厉行改革,释放奴婢、杂户,清理户口,尽毁佛道二教;并通过不断兴兵征伐,逐渐吞并北方各少数民族势力,使国力不断强大,大有统一北方之势。
公元575年,周武帝率军攻打北齐,后因途中生病,撤军回朝。次年,周武帝命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隋公杨坚为右三军;谯王宇文俭、大将军窦泰、广化公丘崇为左三军;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为前军,复攻北齐。这是北周最强的兵力,由此可见,周武帝是铁了心要攻灭北齐。
北周军队,上下一心,所向披靡,连下北齐多座城池。而北齐军队则人心涣散,节节败退。公元577年,齐军大败,周军不久破北齐京师邺。当时的北齐皇帝高纬,于慌乱之中将皇位传于自己八岁的儿子高恒,然后带着幼主高恒等十余人骑马奔赴南方的陈朝。结果行至青州时,被周军俘获,最后高纬与幼主高恒一起被宇文邕赐死。北齐自此灭亡,而北周统一了北方。
趣味链接 周武帝灭佛
北周初有僧侣百万左右,寺院万余所,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兵源、财源。为了消灭北齐,周武帝决心禁断佛教,把僧侣的寺庙、土地、铜像、资产全部没收,以充军、国之用。近百万僧尼和寺院所属的僧只户、佛图户被编入民籍,强者被编入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