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郭威被逼无奈灭汉建周

后周——郭威被逼无奈灭汉建周

刘知远病逝后,其子刘承祐继位为帝,是为汉隐帝,由后汉开国大臣郭威进行辅政。

隐帝继位不久,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拥兵造反,郭威临危受命,率兵讨伐叛乱。当郭威到达叛乱地后,立即围栅筑垒,分兵围困李守贞。李守贞屡次突围,均遭挫败,只能和郭威打持久战。当郭威确定李守贞城中粮草俱尽后,立刻下令四面攻打,结果一举攻进城中。李守贞自焚而死,而随同李守贞叛乱造反的士兵亦纷纷归降。因此,后汉政权交替的最初,并没有出现过往历朝历代政权交替时的大动乱。仅李守贞一方造反,不足以构成威胁。

后周太祖郭威

但是后汉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他国家一样,也是一个短命政权。后汉灭亡的原因也很简单,年轻气盛的汉隐帝刘承祐,极其厌恶那些总是限制他无限权力、使他不能畅所欲言的大臣,遂大开杀戒,屠杀功臣。王章、史弘肇等皆被残忍斩杀。当时在外为后汉除暴安良的郭威幸运漏网,但全家仍被屠杀。

想必任何人听到这里都会感到痛心疾首。试想,朝权掌握在如此龌龊卑鄙的君王手中,国家怎能兴盛?当郭威凯旋后,迎接他的不是皇帝、臣子的赞许,而是诛杀自己的诏书,还有家中横七竖八躺着的妻子、儿女的尸体。

发誓造反的郭威并没有因头脑发热而丧失理性,他密联谋士魏仁浦,盗用留守印,伪造诏书,说隐帝密令他诛杀众将。因为在此之前,隐帝已经诛杀了数位元勋功臣,当郭威手执诏书时,诸将皆义愤填膺准备共诛隐帝。

其后,郭威留其养子柴荣据守邺城,然后自领大军以诛杀奸臣为名,直逼京城。隐帝听闻郭威率兵前来,吓得屁滚尿流,结果在混乱中被乱刀砍死。

接着,报了仇的郭威威逼太后出面主持国政,以安人心,后迎立刘知远养子刘赟为帝。待局势稳定后,郭威便让手下谎报军情,说契丹南下进犯。于是,郭威赶紧带军北上。行至澶州时,数千将士在军中哗变,共推郭威为帝。随后,郭威便顺水推舟带军折返京师,正式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趣味链接 一代雄主郭威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分裂,短命政权频现,各国君王难成伟业,而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实乃这一时期的翘楚。郭威在位期间,非常注重人才培养,虚心纳谏,并且严厉惩治腐败,为五代时期的政治注入了新鲜活力。他厉行节俭,废除了苛捐杂税和严刑酷法,使得天下大治。在位期间,郭威一直兢兢业业,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且大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为之后的中国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只可惜天妒英才,造化弄人,公元954年,郭威病死于汴京宫中,而后周亦在郭威病逝后走向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