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刘备、孙权战曹操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战曹操

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公元208年,自宛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

公元208年,曹军进占新野。当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坂坡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奔赴柴桑会见孙权。孙权因惧于曹之军力,遂答应与刘备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将,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

曹军皆为北方人,不善水战,遂船一颠簸,将士们就呕吐不已。所以,即便兵力已是孙刘联军的数十倍,但曹操军队仍然受困于水战。后有人献计曹操,建议他用铁环将大小船只连锁起来,以三十艘或五十艘为一排,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曹操纳其言,船果然平稳不少。解决了这个问题,曹军便开始向孙刘联军发起攻击。

孙刘联军看到曹军的阵势惊慌不已,因为毕竟兵力悬殊。就在这时,周瑜的部将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觉得此计甚妙,遂命黄盖致书曹操诈降。曹操收到消息后惊喜不已,但曹军谋士却心感不妙,提醒曹操要提防有诈。但曹操高兴过了头,不仅听不进任何劝谏,还欣然接受了黄盖的投降。

于是在一个东南风大起的晚上,黄盖率领二十只船向曹营驶去。当船队离曹营仅剩二里左右距离时,黄盖突然大手一挥,二十只船霎时变成了火蛇,冲进水寨,火趁风势,风助火威,船如箭发,一时间烟火蔽天。曹军的连环战船因一时无法分离,皆遭火袭。而就在这时,刘备与孙权的战船将曹军四面包围,喊声震天,箭如飞蝗。曹军猝不及防,死伤无数。曹操这时才知是计,可为时晚矣,其大军已然溃败。曹操悲戚之余跳上一条小船,在大将张辽的护送下,逃回了许都。

纵观赤壁一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而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战胜了曹军。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无力平定南方,直到去世也没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夙愿。这也使得天下三分的局面成为定局。

趣味链接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曹操坐据北方,孙权拥兵东吴。刘备听闻诸葛亮学富五车,又善军事,就带关羽、张飞二人去请诸葛亮出山。恰巧诸葛亮那天有事外出,刘备只得失望而归。不久,刘备又带领关、张二人冒着大雪二次拜访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又外出,刘备只好留书信一封以表请其出山之意。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决定再去请诸葛亮,关羽劝阻说,诸葛亮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请。悍将张飞更是耐性极差,提议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后,又偕同二人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门前时,已是正午时分,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坐下谈话。诸葛亮感动于刘备“三顾茅庐”,干脆利落地答应刘备出山,《隆中对》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