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朝”尊严丧失殆尽
当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之际,英、法两国联手,悍然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实质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而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公元1856年,广东水师在黄埔港拘押了一艘“亚罗号”走私船,逮捕了船上两名海盗和十名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机向中方声言——“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释放所有被捕的海盗和水手,并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了英国的国旗。就是这样一件事,成了英国政府发动战争的借口。同年10月23日,英军突袭广州。
在“亚罗号”事件之前,广西还发生了“马神甫事件”。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玉林县,以传教为名,胡作非为,被当地知县处死。随后,法国以“保护神教”为名,派遣一支侵略军来到了中国。
公元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兵败被俘。其后,英法联军分出小部分兵力留守,其余兵力乘军舰北犯。
中华大地就好像一块美味可口的大蛋糕,英法联军进犯广州后,其他西方列强亦纷纷加入侵略阵营中。
公元1858年,美国和俄国派出舰船赶到中国,参与到了英法的联合行动中。
英、法、美、俄四国侵略军炮轰大沽炮台,然后进犯天津。清政府立即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赶赴天津与四国公使谈判,并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
公元1859年,英、法、美以进京更换正式条约被拒为由,率舰队再次炮击大沽。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十艘,毙伤敌军近五百人,史荣椿战死。次年,英法联军经过积极准备,调集了二万五千人,乘二百多艘舰船先后抵达大沽口。清政府兵力不济,天津失守。咸丰帝不得不再派桂良赶赴天津与联军谈判,未果。联军直向京城推进。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联军,失利。
大敌当前,咸丰帝竟然在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等权贵们的簇拥下,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热河行宫,只留下他的弟弟恭亲王奕处理和谈事宜。
英法联军随后占领北京,闯入位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大肆掠夺,之后一把火烧了圆明园。
圆明园复原图(局部)
在侵略军的武力威逼下,清政府的“天朝”尊严丧尽。清廷派奕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随后,沙俄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赔偿巨额赔款,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趣味链接 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一座普通园林。康熙帝把它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圆明园”三字。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皇帝的经营,成为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园内收藏有大量珍宝文物、书籍和艺术作品。而就是这么一座旷世瑰宝,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惨遭浩劫。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疯狂劫掠近半个月,昔日繁华至极的圆明园一片狼藉,有价值的东西几乎都被掏空。为了遮盖抢夺的罪行,英法联军索性一把火烧毁了圆明园。火光到处,所有的庙宇、宫殿、古老建筑都化为乌有。经过两天两夜的大火,圆明园变成了一堆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