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统一北方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各据一方。经过连年的征战,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渐发展壮大。
公元196年,曹操采纳谋士毛玠向之建议,亲赴洛阳,将汉献帝挟持到许都,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此后,曹操不断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后又令献帝立其为皇后。从此曹操独揽朝权,而汉献帝成了曹操手中的一颗棋子。
公元197年,曹操以“奉天子”为名,先后对袁术、吕布、陶谦、张绣、刘表、马腾等主要割据势力进行讨伐,将自己的势力扩展至关中、豫州、兖州、徐州等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兵力远胜于曹操,自然不甘屈居曹操之下,遂兴兵北上与曹操一决雌雄。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进攻曹操的根据地许都。曹操听闻立即率军南下,迎战袁绍主力军于官渡。
曹操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但兵力薄弱,可用之兵仅仅一两万人。不过,曹操善于用兵,唯才是用,赏罚分明;而袁绍则任人唯亲,优柔寡断,法令松弛。因此,在分析了敌我形势后,曹操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先将袁绍爱将颜良击斩于白马,大挫袁绍兵将之士气,继而又对袁绍的主力军结营紧逼,斩杀其大将文丑,致使袁绍兵将的士气再度受挫。自此,两军实力相当,官渡之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袁绍派人堆土成山,构筑楼橹,企图用箭俯射曹营。而曹军亦不甘示弱,制作了一种可以抛石的“霹雳车”,通过抛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后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亦在营内掘地道以抵抗。双方如此相持了三个月后,曹操因前方兵疲粮缺,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而谋士荀彧认为,若曹军此时退兵,必为袁兵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久之必将有变,曹军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即刻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五千名突袭袁军粮囤,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趁机全线出击,歼敌七万余,袁绍父子率八百余骑北逃。
公元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趁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其后,又将“乌桓”歼灭。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趣味链接 曹操本来姓夏侯吗?
有传言称曹操的父亲是曹嵩,但曹嵩本不姓曹,而是姓夏侯。由于曹嵩被宦官曹腾收做养子,遂改姓曹。因此,曹操应姓夏侯,而非曹。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2013年,学者经DNA检测和比对,确认了曹操家庭与夏侯氏DNA存在差异,从而推翻了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