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建元——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忽必烈建元——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公元1259年,蒙哥汗去世后,蒙古暂停了攻打南宋的脚步。由于蒙哥汗死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因此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

蒙古有幼子守本土的风俗,因此幼弟阿里不哥实质上已经成为蒙古本土的统治者。但是忽必烈先发制人,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宣布继位,并建立和完善行政机构,组建个人部队。阿里不哥只好匆匆于1260年在阿勒泰山中召集留守漠北封地的诸王宗戚举行大会,并在会上即汗位。

从此,二人开始激烈地争夺汗位。成吉思汗直系各支宗王多支持阿里不哥,这对忽必烈很是不利。为此,忽必烈趁阿鲁忽和旭烈兀渐与阿里不哥不和的时机,拉拢二人,承认他们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既有权利,取得了二人的支持。次年,忽必烈与其他支持阿里不哥的诸王关系基本和解。

公元1260年,阿里不哥兵分两路,大举南下。忽必烈亲自率兵,将阿里不哥驱至和林,甚至一度将他赶往吉里吉思。公元1261年,阿里不哥再次举兵,双方不分胜负。同年冬末,忽必烈回师,形势有所缓和。公元1262年,占据和林的阿里不哥缺少粮饷,许多货物又被阿鲁忽夺走,愤怒的阿里不哥转而攻打阿鲁忽。阿里不哥心知自己一旦前去攻打,和林必将落入他人之手,便在临行前命和林百姓投降忽必烈。于是,忽必烈收复和林,可汗之争就此结束。这次纷争,将蒙古的统治中心移至漠南,从而为加强元对中原的统治提供了一个契机。

然而,西北地区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趁着战乱纷纷自立,忽必烈的统治范围仅包括中原地区、西藏和蒙古本土。于是,忽必烈以汉地为中心,建立起元朝的统治。所谓“元”,来自《易经》中的“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国号源自《易经》,说明元朝已不是只属于蒙古族的国家,而是中原王朝的继续。

《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趣味链接 忽必烈为何没能攻下日本?

忽必烈统治期间,征服了周边许多小国,如安南、缅甸等,却唯独没能攻下日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忽必烈用攻占陆地的方法攻打日本,是以己之所短攻人之所长。同时,出海遇台风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也是其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