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为报子仇,刘旻建北汉讨伐后周

北汉——为报子仇,刘旻建北汉讨伐后周

公元950年,郭威率兵攻破都城开封,杀死汉隐帝。郭威本想趁机称帝,但又担心刘崇联合他人讨伐自己,便假意与太后商量,准备立刘崇的养子刘赟为帝,并派宰相迎接刘赟于徐州。

当时,人人都知道这只是郭威欲稳住刘崇而想出的缓兵之计,但利令智昏的刘崇却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儿子真要当皇帝了,遂停止出兵。郭威得知刘崇中计,异常得意。时太原少尹李骧劝谏刘崇道:“郭威出兵弑帝,绝不会甘心屈居人下,更不会立刘氏后代当皇帝。”并诚告刘崇:“我们现在立即出兵,下太行、控孟津,陈兵于汴,观察时局变化。等公子登基后,再撤兵也不为晚。”

刘崇不但不听,反而认为李骧在挑拨他和郭威的关系,欲将李骧斩首。李骧悲愤叹道:“我为愚蠢的人谋划大事,真是该死!但我的妻子有病,不能自己生存,希望让我和她一起死。”刘崇便将李骧和他的妻子一起杀死。事后,刘崇还派人把此事告诉郭威,以示坦诚。

几个月后,郭威称帝,派人将刘赟杀死,建立后周,是为后周太祖。刘崇闻讯后,才彻底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刘崇懊悔不已,恸哭一场。之后,他与郭威对立为敌,据晋阳为都,献媚于辽,自立为帝,沿用后汉的国号和年号。后世称之为北汉。刘崇还为李骧建了祠堂,每年都要供奉进香。

公元954年,郭威去世,周世宗柴荣继位。刘崇认为报仇的时机已到,便带领一万契丹骑兵和三万汉兵轻骑讨伐后周。初战之时,汉军尚获小胜,一度兵临潞州城下,但三个月之后,战况急转直下,汉军节节败退,最后被逼回晋阳城下。周兵撤走时,裹胁迁走北汉臣民十余万,使北汉的兵源和粮源发生很大的困难。次年,刘崇忧病而死,时年五十九岁。

之后,刘崇之子刘钧继位。他勤政爱民,礼贤下士,减少南侵。但他并不像刘崇那样侍奉辽国极其恭敬,因此他在位后期,辽国援助渐少。公元968年,刘钧忧郁而死,养子刘继恩继位,并架空前朝老臣的权力。同年,刘继恩于勤政阁中被刺身亡。刘钧养子刘继元继位。他宠信小人,昏庸无才,巴结契丹,与已经掌握大势的宋朝为敌,后被宋太宗招降,从此乐不思蜀。

北汉存在的近三十年里,战事频繁,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走以躲避战乱和苛敛。北汉灭亡时,其在籍人口仅为盛唐时的八分之一。公元979年,宋军大败辽国援军,北汉被孤立,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

趣味链接 刘继恩是如何成为皇帝养子的?

古人讲究身家背景,有许多有才之人不得重用的原因与其父母的为人有关。然而,北汉少主刘继恩却与此相反,可谓得塞翁失马之福。刘继恩的母亲刘氏是刘崇之女,其父薛钊因不为岳父刘崇所用,又与妻子聚少离多,因而在一次酒醉之后,将妻子刘氏刺伤,并畏罪自杀。年幼的刘继恩无人照顾,而刘钧又膝下无子,因此刘崇就将刘继恩过继给次子刘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