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文景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终年六十一岁。吕后死后,刘氏、吕氏集团的矛盾骤然爆发。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陈平用计夺得兵权。周勃令朱虚侯刘章率兵杀入皇宫,诛杀吕产,夺取南军。随后,他派人分头逮捕吕氏宗族,不论老少,一律处死。

消灭了吕氏集团之后,大臣们认为少帝是吕后所立,担心将来报复,认为不如改立新君。于是,大家迎立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文帝继位后,首先封赏政变有功的将相大臣,其后颁布了救济贫困、年老百姓的振贷、养老等法令。

文帝在位期间,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在位期间,文帝多次下发“申劝务农”的诏书,诏令各地官吏设置“常员”,督促百姓务农力田。此外,文帝还下诏要求“务省徭费以便民”,并裁减侍卫人马,以减轻赋税。文帝“劝民力农、减徭薄赋”的政策,对汉初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文帝慎于用法。他反对“连坐法”,强调法只有用得当,才能使子民诚实;罪定得当,才能使子民服从。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叛乱,文帝下诏规定:首恶者定重罪,主动归顺者可官复原职,随从谋反而不坚决者不问。文帝区别对待当事人的平乱政策得到了举国百姓的拥护。

文帝还十分重视人才,乐于听取不同的建议。贾谊提出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本,只有多积粮,才能攻守兼备;晁错主张重农抑商,使农民附着于土地,文帝都予以采纳。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后人遵循文帝遗诏,将其薄葬。同年,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景帝继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公元前156年春,景帝下诏准许百姓从贫瘠地区迁往土地肥沃地区,以利发展农业。公元前155年,景帝再次下诏,将汉高祖时期推行的“十五税一”的田租,减轻一半。此外,景帝还多次下诏,申明“以农立国”的思想,强调“重农抑商”,要求郡县官吏认真执行,对失职者加以严惩。景帝“重农抑商,减轻赋税”的政策使汉朝的农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在刑法上,景帝也很慎重,强调“欲令治狱者务先宽”。他下诏减免了一些刑罚,制定了惩处官吏犯罪的办法。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

在文帝、景帝两代约四十年的时间里,大汉王朝政治稳定,经济显著发展,被后人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趣味链接 俭朴的汉文帝

汉文帝在生活方面非常俭朴。他曾经想建造一个露台,召工匠计算后,需百金,便放弃了。他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文帝常常着素衣,还令后宫夫人穿衣不得拖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淳朴。他还主张薄葬,“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勿烦民”。文帝这种俭朴的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