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楚霸王溃败,乌江自刎而死
经过三年酣战,已经逐渐占据上风的刘邦听从张良、陈平之计,撕毁和约,于公元前202年越过鸿沟,追击项羽。刘邦大举攻至垓下时,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城之兵攻破六城,带九江全部兵力,随刘邦大军会聚垓下合围项羽。
项羽在垓下扎营,几经厮杀,十万楚军只剩下两三万人,而且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夜间巡营,楚军忽然听到四周的汉营中,响起了楚国的歌声。项羽大惊,想,“难道汉兵已经取得了楚地?为什么汉营中有这么多的楚人?”项羽闷闷不乐,便在帐中饮酒。
这实际上是韩信实施的心理战。凄凉雪夜,韩信命令合围楚军的汉兵吟唱楚歌,扰乱跟随项羽征战多年的楚军将士之心,使其无心恋战,纷纷逃散。甚至连项羽的叔叔项伯,也暗地里不辞而别。一夜之间,项羽身边仅剩下了千余人。
凌晨时分,项羽面对美人虞姬,泪流满面,左右皆泣不成声。歌罢,项羽率残部八百骑突围。汉将灌婴率五千骑紧追,项羽竭尽全力越过淮东。等逃到东城时,仅剩下二十八骑。项羽自知难逃厄运,便对随从说:“我起兵至今八年,身经七十余战,所向无敌,战无不胜,因此霸有天下。但是,最终还是受困于此,这是老天亡我,并不是因为我不善战。你等观战,我再为你们杀一员敌将。”随即冲入敌阵,连斩汉将两人,杀汉卒数百人。
而后,项羽逃至乌江之滨,乌江亭长已备船等候,催他赶紧渡江。项羽却心灰意冷,叹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说罢拔剑自刎而死,时年三十岁。至此,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
趣味链接 项羽为何不肯渡乌江?
第一,是因为项羽太心高气傲。放眼华夏大地,项羽本是最有能力一统天下的王者,但是在与刘邦多年交战中,节节败退,大好局势一一逝去,使得项羽悲痛万分。心高气傲的项羽无言面对江东父老,遂决定以死谢罪。第二,江东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不具备与中原相抗衡的条件。他在楚地的军事基础已失,败局已定,如果他再退居江东,必然会为江东父老带来一场浩劫。因此,他为保全名节,选择了不渡乌江而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