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北伐、钟会伐蜀——蜀国亡

姜维北伐、钟会伐蜀——蜀国亡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其子刘禅继位,改年号为“建兴”。刘禅庸碌无能,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历数他曾做过的几件正经事,无非就是出兵北伐过几次曹魏。成功还是失败在此先不作评议,至少他还是出过兵的。在曹魏兴兵挑衅之前,他先给了对方一个下马威。但话说回来,那也完全是仰仗着诸葛亮还活着。

待诸葛亮死去,刘禅昏庸无能的本性彻底暴露。宦官黄皓趁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致使蜀汉国力衰微,不复当年之勇。而大将军姜维掌握兵权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连年北伐。但此时蜀汉政权内部矛盾逐渐激化,不再像诸葛亮秉政时期那样,后方能足食足兵,支援前方。因此,姜维北伐,不但未见成效,反而弄得兵疲将乏,国力更加衰微。姜维在屡次受挫后终于放弃北伐,改攻为守。

公元263年,魏国的大权已落入司马家族之手。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统率大军共十八万人,分道进攻蜀汉。钟会由斜谷入汉中,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结果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剑阁驻守。刘禅一听敌军逼近,乱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刘禅逃向南中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脚跟大家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姜维统率的蜀军全部投降。蜀汉自此灭亡。

趣味链接 姜维之死

姜维投降曹魏后,并未甘心失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魏将钟会的信任。钟会待姜维甚厚,甚至与他“出则同车,坐则同席”。后来姜维借机挑拨他和邓艾之间的关系,怂恿其叛变,意图趁乱复兴蜀汉。但是魏军没有响应钟会的叛乱,最后钟会、姜维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