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荆州——蜀汉、东吴由盟友变敌人

借荆州——蜀汉、东吴由盟友变敌人

东汉时期的荆州下辖九郡,分别为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襄阳郡和章陵郡。其地理位置独特,位于长江中游,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荆州介于曹魏、东吴、蜀汉三方的接壤要冲,各方势力对之都虎视眈眈。

为了抵御曹操二次南下进逼,东吴谋士鲁肃竭力劝说孙权将东吴占据的部分荆州“借”给刘备,一来是让刘备站稳脚跟,与东吴一起抵御曹操;二来是想让刘备充当抗曹的战略前哨。孙权深感绝妙,遂将南郡“借”给了刘备。

后来曹操专攻北方,无意南下,而刘备凭借诸葛亮、关羽等人的助力,先后占据了益州、蜀州等地,其势力逐渐强大。这使孙权倍感嫉恨。此时,曹操采纳谋士司马懿、蒋济建议,利用孙、刘之间的矛盾,劝孙权进攻刘备后方——荆州。而曹操亦派兵南下,对刘备形成压力。于是孙权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为名,派遣大将吕蒙进袭刘备的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而此时曹操的军队也如约而至,进逼蜀州。在岌岌可危之际,刘备毅然向孙权求和。双方约定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东属孙吴,南郡、零陵郡、武陵郡西属蜀汉。此时刘备将所借荆州,用三个郡归还给孙权了,双方从此不存在“借荆州”之说。刚刚强大的蜀汉政权因此被削弱不少,这正好合了曹操的心意。

虽然孙、刘不存在“借荆”之说,但是刘备所据南郡,居于吴都建业上游,直接威胁孙权江东政权的安危,又是三国争夺中原的战略要地,东吴只有占据南郡才算真正巩固了政权。因此,孙权于公元219年,趁关羽与曹军在樊城作战之际,派大将吕蒙再次偷袭南郡,并将其占据。自此,吴、蜀联盟关系彻底破裂。

趣味链接 荆州乃兵家之重地

荆州自古以来即兵家之重地。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均对荆州有所觊觎。占据荆州,主要具有以下战略意义:

1.可以向北威胁襄阳,以夺取整个江汉地区,威慑曹操的中原;

2.可以据长江之险,保护下游整个东吴地区的安全

3.可以作为下一步进军巴蜀的基地,为日后占据巴蜀、汉中,形成南北对峙打下基础;

4.可以切断南方郡县与北方曹魏的联系,今后即可传檄而定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