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分封——武王建周,分割天下于诸侯
2025年10月14日
土地分封——武王建周,分割天下于诸侯
纵观古今,但凡新王朝建立后,都会推行一系列措施以巩固政权。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每一位开国君主都希望王朝能够世代稳固在自己族姓手中。江山不易打,固之更不易。为巩固政权,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开国君主几乎都推行过具有时代特色的措施。西周建立后,武王推行的土地分封就是其一。
土地分封即分封制,是指西周王朝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让其建立诸侯国。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交纳贡赋、述职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制的推行,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之地位。国家政权也因此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形成了“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同时,分封制亦使周时期的文化交流空前繁荣。被分派到边远地区的诸侯,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及文化带到了边陲,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趣味链接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
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制度。它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既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亦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间的权力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此外,依据宗法制度的组织形式,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及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