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泰定帝——不会说汉语的皇帝
南坡之变后,也孙铁木儿在漠北继位,即元泰定帝。
继位后,泰定帝为了稳定局势,大赦天下。他规定十恶中除了杀祖父母、杀父母、妻妾杀夫之外,其余罪恶如谋反、大逆等概不问罪。如此,泰定帝为政变人员开脱了责任。同时,他将位于边疆地区的蒙古诸王召集都城,以赢得他们的支持。
后在宗王买奴的建议下,泰定帝决定过河拆桥,将之前参与政变的人铲除,以彰显自己的公正。公元1323年,泰定帝派买奴以祭祀为名,秘密逮捕、诛杀了也先帖木儿、索南等政变分子。这时,铁失还不知事有变化,仍以重臣自居。他随泰定帝的使节一起,准备祭祀宗庙。刚被提拔的中书右丞相旭迈杰诱捕并诛杀了铁失、失秃儿等人。泰定帝抵达大都后,继续清除政变者。
泰定帝命有功的倒剌沙为中书左丞相,同时为铁木迭儿所诬陷、罢官的人平反。
公元1324年,泰定帝命一些宗王分别镇守某一地区,加强了蒙古传统的分封制度,使诸王权益得到增强。这一措施还使原先驻扎在边疆地区的王室进入中原,逐渐形成了各民族杂居的局面。另外,泰定帝留用了英宗时期的一些儒臣。不过,泰定帝本人从小在漠北长大,没有受过儒学教育,甚至连汉语都不会说。他这一做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稳定汉民情绪,增加朝廷的影响力罢了,儒臣之建议常常不被采纳。
是年,泰定帝还下令要求左、右丞相在处理完日常事务后,必须进宫与皇帝商讨国事,以此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公元1325年起,泰定帝因国库收入少于支出,开始减少国家支出。他还下令禁止汉人收藏和携带兵器。泰定帝对行政区划进行改革,将全国划分为十八个道。他还下达了一系列命令来禁止和尚和道士购买民间的土地,以抑制僧院的过分富有。
泰定帝在位期间,外患较少,水旱、蝗灾不断,但国家整体上比较稳定。然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斗争加速了元朝统治的瓦解。
趣味链接 元代的收继婚制
据《元史·乌古孙良桢传》记载:“父死则妻其母,兄弟死则收其妻。”意思是说,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取母亲为妻(生母除外);兄弟死后,也可以娶他们的遗孀。例如,窝阔台就娶了父亲成吉思汗的宠妃木哥哈敦。
在民间,收继婚制可以解决赡养寡妇的问题,又可以节省聘礼,而且二人从前就熟悉,婚后不会产生因不了解而无法一起生活的问题。
后来,随着蒙古接触汉族,其收继婚制也有了一些变化。例如,禁止汉人、南人娶父兄遗孀,蒙古女性有守节不嫁的选择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