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夺权垂帘听政,开启独裁统治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清廷内部又发生了一起重大变故。
英法联军的入侵,不仅使得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而且也使得咸丰帝惊吓成病。公元1861年8月22日,这位年轻的皇帝死于热河,终年三十岁。除了声色犬马和丧权辱国的条约外,这个在位十一年的窝囊皇帝几乎毫无政绩可言。
咸丰帝死后,其年仅五岁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继位,是为同治帝。由于皇帝年幼,咸丰帝临死时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总摄朝政,赐慈禧太后一方“御赏”印。
由于八大顾命大臣掌控着朝中政务,慈禧觉得年幼的皇子时刻都受到威胁,自己的地位也将不保。于是,慈禧动了发动政变的念头,她要夺取最高统治权力,掌握皇权,控制局势。
咸丰帝死后的第十四天,恭亲王奕不顾八大臣的阻挠,一大早便赶到热河行宫,跪在咸丰帝的灵前伏地痛哭。他的声音很大,旁边的人听了无不跟着落泪。其后,慈禧太后秘密召见奕
,两人单独密会了近两个小时。也就是在这次密会中,慈禧太后与奕
共同商定了政变的策略,即回到北京后,立即将八大臣拿下。
1861年9月,奕离开热河,回到北京。然后立即笼络驻扎在北京、天津一带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做好了发动政变的一切准备。9月23日,慈禧太后与小皇帝一行回京。恭亲王奕
率京师王公大臣迎接慈禧太后等人。一见面,慈禧就哭泣不已,一遍遍地说八大臣如何欺辱他们孤儿寡母。周祖培等大臣奏称:“为何不将八大臣治罪?”
第二天一早,慈禧太后宣布解除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并当场将载垣、端华等七人逮捕。因肃顺护送咸丰帝棺材,还在进京的路上,慈禧太后遂派人将其拦截于途,并逮捕入狱。
不久,慈禧太后发布上谕,否认咸丰帝遗诏,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其他五位顾命大臣被充军。而周祖培携大臣联名上奏,请慈禧太后“亲理朝政”。这一切皆在慈禧太后的计划中。
此后,慈禧太后便开始了近五十年的“垂帘听政”的政治生涯,而晚清政府亦在这些年中,彻底走向了衰亡。
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这一年是辛酉年,故后人将此次政变称为“辛酉政变”。
趣味链接 慈禧太后
辛酉政变后,整个大清朝廷的命运,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了一个女人的手中。慈禧太后,一个令国人唾弃的名字,一个令全世界绝大部分男人自愧不如的女人,将大清朝的未来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长达几十年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垂帘听政”四字对于稍知历史的人来说,恐怕都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这四个字连着一部丧权辱国的晚清历史——倘若不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滥揽坤纲,中华民族也许不会经受长达一个世纪的血与火的蹂躏。
慈禧太后掌权后,不论是曾国藩还是李鸿章,都只不过是慈禧太后手中的一颗棋子;不论甲午战争还是戊戌变法乃至新政立宪,实际上都只是慈禧戏园子里的一出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