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东汉覆灭的序幕

黄巾起义——东汉覆灭的序幕

“党锢之祸”后,宦官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东汉王朝统治极其黑暗腐朽,各种残酷镇压与残杀致使东汉子民人人自危,整日生活于担惊受怕之中。此外,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发展,土地高度集中,致使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加之连年水灾、旱灾、蝗灾,大批农民只能选择弃田离乡,武装起义。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公元18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起义。由于参与起义的农民皆头裹黄巾,所以人称“黄巾军”。而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起义军声势浩大,焚烧官府,捕杀官吏。短短一个月时间,天下四处响应,震惊朝廷。

当年农历三月,汉灵帝特派皇后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将士屯兵于洛阳都亭,增修兵械;又在洛阳周围幽谷、太谷、广成、伊阙等八关设置都尉各一人,捍卫都城洛阳。

这时,黄巾军主要活动于冀州、南阳、颍川三个地区。朝廷派遣北中郎将卢植率军攻打冀州地区张角所部黄巾军;命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骑都尉曹操率兵四万剿杀颍川郡的黄巾军。

卢植率兵连破张角,斩杀无数,张角被迫退至广宗。卢植准备围攻广宗时,恰巧汉灵帝派宦官左丰至冀州视察。由于卢植因战争怠慢了左丰,遂后来遭到左丰的诬告。汉灵帝听信谗言,将卢植召还京师治罪,改命中郎将董卓进攻广宗。

当年农历五月,皇甫嵩、朱俊、曹操合兵,打败颍川黄巾军,斩杀无数。汉灵帝大喜,封皇甫嵩为乡侯,曹操为济南相。他们随即进兵汝南郡、陈国,大破两地黄巾军。于是,颍川、汝南、陈国三地黄巾军皆告失败。汉灵帝特封朱俊为镇贼中郎将。

农历八月,皇甫嵩在苍亭大破东郡黄巾军,斩杀七千余人。然后乘胜追击,趁张角病死之际,于广宗将张梁领导的起义大军消灭。十一月,皇甫嵩又联合巨鹿太守郭典,大破张角之弟张宝军于下曲阳,斩首十余万级,张宝战死。至此,黄巾军主力全部被汉军消灭。黄巾起义在坚持了九个月的斗争后,最终失败。

虽然东汉王朝成功地镇压了黄巾起义,但是各地农民起义的浪潮并没有平息。而腐朽的东汉王朝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下放了很多权力到地方豪强手中,这使得地方势力很快就发展成为割据诸侯。东汉灭亡进入了倒计时。

趣味链接 太平道

太平道乃早期教派之一,其创建者是张角。

张角所处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凋敝,又逢连年灾荒,广大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张角从《太平经》中受到启发,遂以创教救世为己任,创立了“太平道”。

据历史记载,张角布道主要是以给人治病来扩大影响。张角还自称“大贤良师”,把自己看成先觉者。他把全国信徒按照地区分配,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他共设三十六方,将各方首领称“渠帅”,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角的太平道发展到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徒人数达到几十万。由于当时社会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所以张角就顺势而起,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在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基本上销声匿迹了。